新浪财经

保交房政策再细化 推进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证券日报之声

关注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芗逸

    6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召开保交房政策培训视频会议(以下简称“视频会议”),开展保交房相关政策解读培训,指导各地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工作针对性,明确保交房工作的目标与标准,准确查找问题和不足。

用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作为当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保交房工作得到有关部门及各地的普遍重视与持续推进。

    对于保交房工作重点,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在5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以下简称“吹风会”)上介绍,一是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防范处置烂尾风险;二是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三是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四是妥善处置盘活存量土地。

    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方面,今年1月份,住建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随后,各地和相关金融机构迅速跟进,截至5月16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的贷款审批金额已达9350亿元,全国已有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了该机制。

    目前,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已经完成了两个批次“白名单”的推送,并督促金融机构加速融资落地。以浙江为例,截至6月2日,浙江第一批“白名单”已放款项目36个、累计放款金额87.07亿元,全部项目总体放款进度为42%;第二批“白名单”已放款项目28个、累计放款金额41.45亿元,全部项目总体放款进度为26.44%。

    近日,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通知》,再次为优化完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多项可操作、可落地的工作举措。

    “在推进保交房工作的过程中,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主要针对的是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目前,该机制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机制通过搭建政府、银行、企业的沟通平台,帮助房企和金融机构实现精准有效对接,确保资金流向关键项目。

    本次视频会议提出,为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更好满足城市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要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完善机制组成,健全项目推送反馈管理,加大项目修复力度;加强“白名单”的审核把关;指导银行做好融资支持;做好经验总结和经验推广。

    “‘加大项目修复力度’是比较新的提法。”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为完善机制组成,现有的融资政策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未来可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统筹协调保交房工作

    本次召开的视频会议要求,要统筹协调保交房工作,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专班联动机制,加强政策统筹协调,用好保交房信息系统,建立定期调度和通报机制。

    董建国在吹风会上介绍保交房攻坚战的工作方案时表示,为抓好方案的落实,国家、省和市三级已经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统筹推进工作。上述视频会议要求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专班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对保交房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

    “加强统筹协调有助于更好推进保交房工作。”严跃进表示,在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的同时,各地还需要充分挖掘房地产市场需求,拉动住房销售市场,推动存量商品住房消化,多方面协同助力保交房。

    展望未来,明明建议,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用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同时,为保交房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利率,降低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促进项目顺利建设;二是完善监管机制,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展进行独立监督,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增强购房者信心;三是可以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并规范化信息共享,通过保交房信息系统,让相关各方能够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和政策动态,根据市场变化和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措施,确保政策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