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减重领域利好消息不断 产业链企业加码布局

证券日报之声

关注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敏 见习记者 金婉霞

    减重领域利好消息不断。6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等。而在此之前的6月2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上市。

    受访专家表示,《实施方案》的出台以及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上市,或加速减重药物在中国市场的放量;同时,随着下游减重需求的释放,市场对上游“卖铲人”的需求有望逐步提升。

    一位行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减重在中国市场有着较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有数据显示,中国有6亿人超重或肥胖,位列全球第一,且超重/肥胖人群常见脂肪肝、前驱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并发症,需要干预管理,可以预见减重市场极大。”

    因减重效果明显,司美格鲁肽的诞生为减重人群提供了新的选择。此次司美格鲁肽的正式获批以及《实施方案》的出台,有望进一步加速类似司美格鲁肽这样的减重药物在国内推广落地。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参照海外市场来看,据诺和诺德2023年财报,其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销售额达45.5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2亿元),同比增长407%。

    值得关注的是,司美格鲁肽是一种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随着2026年其“酰化的GLP-1化合物”专利将在国内到期,在巨大的商业前景吸引下,国内多家上市药企纷纷布局研发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或改进型减肥药物。其中,信达生物已申报了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的国内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华东医药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是国内最先进入三期临床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

    因需求量较大,诺和诺德也存在产能吃紧情况并在积极扩建产能。公开资料显示,今年3月份,诺和诺德宣布在中国天津投资约40亿元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6月份,诺和诺德又宣布,投资41亿美元扩大公司在美国的制造产能,增强其生产司美格鲁肽相关药物的能力等。

    后期,随着国内其他减重药物的陆续获批上市,预计国内对于产能及上游供应商的需求也将提升。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多肽药物,天风证券研报认为,其大规模制备面临工艺研发能力不足、商业化产能限制等难题,因此“药企对多肽CDMO(委托开发制造)服务以及多肽原料药供应的需求有望逐步提升”。

    具体到上游产业链方面,记者注意到,药明康德在今年1月份曾宣布,其位于江苏常州及泰兴两个基地的多肽生产车间正式投产,多肽固相合成釜总体积提升至3.2万升;在一季度业绩会上,药明康德透露,公司寡核苷酸和多肽业务第一季度增长43%,一季度末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10%。

    诺泰生物也在大力推进多肽业务产能建设。据国盛证券研报,诺泰生物云港工厂已有2个多肽原料药生产车间,其中第三代车间(106车间)已投产,司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原料药单批次产量已超10公斤,多肽原料药总产能已达吨级。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询问华东医药,公司表示,公司规划在位于杭州钱塘新区的江东项目二期生产基地生产司美格鲁肽,随着研发进度的推进,以及产品后续市场需求变化,公司会动态进行产能规划,提前布局,以保证市场的稳定供应。“公司工业微生物的特色原料药和中间体板块已完成多肽业务整体布局,正积极拓展GLP-1多肽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已取得积极进展。”华东医药表示。

    美迪西方面则对记者表示,公司可以提供包括GLP-1药物在内的化药、生物药及中药的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及临床前研究服务,“已成功助力近十个GLP-1药物获批临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