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地租有限价了!这里,土地流转推出“熔断”机制!记者探访→

央视财经

关注

转自:央视财经

近年来,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费用上涨明显,为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探索防止流转费用不合理上涨有效办法。江苏盐城早在2022年就开始了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的探索,两年时间过去了,当地情况如何?

6月上旬,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种粮大户卢海露一家三口正忙着在线上竞拍三块土地的经营权。三人分工,自己负责竞拍340亩和201亩的两块地,妻子负责竞拍212亩的地块,父亲负责统筹核算成本,控制加价的幅度。

经过几轮加价,他们最终只拍得了一个地块,其余两个地块都因为价高而放弃,卢海露只竞拍到了201亩的地块,成交价为1169元,这个价格与5年前相比,上涨了46%。

卢海露表示,土地流转费用大约占到种地总成本的45%到50%。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农村改革专班负责人刘宏伟坦言,由于土地经营权每隔5年左右就要重新竞拍,因此,流转费用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并不奇怪,但过去几年,土地租金上涨速度有点太快了。

据了解,盐城当地的种粮大户通常上半年种植小麦,下半年种植水稻。按照目前大部分地租为每年每亩1200元来计算,去掉成本,每亩纯利润约为200元到400元。如果地租价格上涨到1400元,基本没有利润可言。

为防止土地流转价格不合理上涨,早在2022年,盐城多个区县就陆续开始了限价“熔断”机制试点。所谓限价熔断,就是在底价基础上设置最高限价,有点类似于股市的涨跌停板。

卢海露竞拍成功的201亩地块便是目前正在进行限价熔断试点的村子。这块地也是之前其他种粮大户由于高价拿地,最终放弃的地块。2022年这块地以1255元的价格竞拍成功,承包期限5年,这个价格在当时和周边的地块相比,每亩地至少多了200元。因为租金过高,种粮大户经营不善,两年就放弃了经营权。

种粮大户5月份向村委会提交了放弃承诺书,而6月既是小麦收割的时节,也是下半年水稻种植的黄金季,如果竞拍不成,这地块就会撂荒。

再次竞拍前,村委会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价格太低,会伤了村民的利益,价格太高,担心吓跑竞拍人。经过一番讨论,这块被放弃的土地底价1059元加上100元村级管理费,共计1159元上架平台竞拍,同时最高限价1309元。上午上架后,下午这块土地被卢海露竞拍成功,价格1169元。

村主任潘国锋也因此松了一口气,不过,村里还有一块850亩的土地一直是他的心病。2021年这块地拍到了1400元,当时在盐东镇是最高的价格。当时竞拍公司说是要发展智慧农业,但此后租金一拖再拖,土地也撂荒在那里。

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为了能给村民按时支付土地承包款,潘国锋和村委会成员只能想尽办法自筹资金,垫付给村民,目前潘国锋和村委会共垫付了40万元,此后还有60万元的后续租金需要付给村民。竞拍公司称之所以拖欠租金,是因为资金不到位。

还有一些高价拿地的人,他们最终并不种地,而是将地又转包给了原种植户,赚取差价。种粮大户王远友流转了1300多亩地,去年,他承包的97亩地到期了,需要在平台上进行自由竞价,在竞拍结束前几秒钟有人高价把地竞拍走了。

很快,把土地高价竞拍走的村民,来找王远友协商,最终王远友以竞拍价格重新获得了这块地的经营权,不过除了协议上的租金外,他还多付了一些手续费给对方,如此一来这块地的利润就十分微薄了。

如何让王远友这样的种粮大户不必担心自己的地被别人竞拍走,从而更放心地种地,也是试点改革的重要内容。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农村改革专班负责人 刘宏伟:目前由我们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对所有的经营主体进行评价,评价为优秀的,合同到期以后,村里会跟经营主体进行价格磋商,在平台上优先跟他签订续租合同,避免进入市场竞价。

对于村民而言,地租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价格越高越好。但有了限价熔断机制后,租金也有了上限。土地流转价格过低,会损害农民的利益,但价格过高,又可能使经营者无利可图。随着土地流转租金持续上涨,土地价格究竟该如何管理,考验着政府有关部门的智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