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民生周刊

关注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楚古兰街道爱民社区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坚持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为重点,创新方式创建“关爱服务”型社区。锡林浩特市坚持把“有力建强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作为全市重点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强街优社、减负增效”整体提升工程。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工作、社区工作,一直牵挂在心。

家门口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老年活动中心、卫生站、惠民超市……近日,《民生周刊》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楚古兰街道爱民社区,看到这里一系列便民设施应有尽有。小区道路洁净,绿化疏密有致,居民在健身器材处锻炼、聊天,好一幅休闲、自在、幸福的场景!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锡林浩特市楚古兰街道爱民社区,察看社区卫生服务站、超市、便民服务大厅,同居民们亲切交谈,了解社区党组织关心困难群众工作和节日期间市场供应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千方百计使群众生活更方便一些,使群众表达诉求渠道更畅通一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上车前,习近平总书记特地叮嘱社区负责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10年来,爱民社区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坚持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为重点,创新方式创建“关爱服务”型社区。

10年来,锡林浩特市坚持把“有力建强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作为全市重点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强街优社、减负增效”整体提升工程,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为抓手,以打造“区域化、网格化、品牌化”党建为重点,以基础保障为支撑,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带动城市整体服务水平提升,为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做出有益探索。

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

爱民社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锡林浩特市东部,占地0.77平方公里,现有工作人员25名、居民2828户,总人口为6041人。

在社区党委书记李佳心中,2014年1月27日是她一生中最值得铭记的日子。那天清晨,作为爱民社区党委书记,她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社区工作开展情况。

她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社区视察过程中,看得很仔细,问得很具体。“总书记深情的话语、殷切的期望,让在场的老百姓倍感温暖、备受鼓舞,让干部群众砥砺前行的动力与干劲倍增。”

“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能不能不折不扣落实好,关键还要看班子、看党员,李佳说:“要想让社区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称赞,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爱民社区居民冯阿姨居住在天骄嘉苑廉租房,因身患重病,每月的医疗开销和往返北京复查的费用,让自己的退休金捉襟见肘,生活困窘。社区党委在了解情况后,联系供热公司,为冯阿姨协调减免了取暖费。同时,社区党委还从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中拿出2000元救助金帮助冯阿姨。

为了更好地把辖区党员凝聚在一起,李佳平日里会带着班子成员,主动联系离退休人员,动员他们参加社区活动;社区党委班子利用节假日去老党员家中,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调动和激发了社区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这些年,爱民社区党委深入发掘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功能,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并持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力度,为社区党建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爱民社区党委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向基层延伸,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能够覆盖每个小区、每个楼宇。爱民社区根据现有党组织建设情况和网格划分实际,将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均衡分布于9个网格之中,构建形成覆盖广泛、周密的“爱民服务网”。

同时,爱民社区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培养出了一支有担当的党员队伍。这支队伍由社区“两委”成员、在职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他们深入“服务网”中,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声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今年上半年以来,爱民社区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反馈、落实居民关心的事情190余件。

今年4月,在爱民社区廉租楼居住的独居老人马阿姨向社区反映,因日常看病买药,常用的卡混淆,自己多次到医院咨询也一直没闹明白,无法正常使用医保报销。社区网格员谷国芬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带马阿姨到银行进行核实,在帮助确定社保卡之后,谷国芬又反复叮嘱马阿姨如何区分银行卡与社保卡,并把要点写在纸上,贴在马阿姨家中显眼位置。

“年纪大了,记忆力和眼睛都不好,多亏了小谷的热心细心帮助,这下再也不担心会忘记了。”马阿姨对社区提供的帮助赞不绝口。

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上,社区党委为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以适应社区治理的复杂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每个月针对不同业务领域开展专题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从年初至今,爱民社区已开展5期业务培训。李佳说,社区“两委”成员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每人带领两名网格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实践指导和经验分享,有效提升了网格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为社区治理和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记者了解到,在整个锡林浩特市,都坚持以网格化建设为着力点,织密了基层治理“一张网”。在优化网格设置方面,锡林浩特市以350户左右一个网格为标准,全市共建立620个网格,辖区内所有居民区、办公区、商圈等全部划分到网格中,同步组建网格党支部150个、网格党小组280个,实现了网格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

让居民享受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由于管辖范围地处老旧城区,且老弱病残等群体占了社区人口的18%,爱民社区服务难度相对较大。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首先就必须了解百姓的需求。”李佳说。

今年4月底,爱民社区卫生站引入中医方剂、针灸治疗等多元化医疗服务项目。

62岁的社区医生彭元,今年“五一”来到爱民社区工作。从医40年,彭元深知基层医疗的重要性。

目前,他每天平均会给四五名老年人看病。“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服务,挺受居民欢迎,来看病的居民大多年龄偏大,看腰腿疼的比较多。”

68岁的社区居民刘振喜,近日在彭元大夫那里,开始了第三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常年腰疼腿疼的刘振喜告诉记者,他一直想尝试针灸理疗,但是考虑到每天都要往市里的医院跑,嫌麻烦,就一直拖着。“这不,家门口有了针灸,每天下趟楼,就把病给治了。”

走进爱民社区“石榴情健康站”,记者最先看到的,就是装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资料柜。李佳说,自2014年社区新增卫生服务站服务项目后,就坚持加强居民免费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如今,在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重症精神病人全覆盖的基础上,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已由2014年的82%提高到现在的近95%。

目前,爱民社区针对老年人群体,结合新引入的中医及理疗服务,还推出了“银龄服务计划”,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监测、按摩和针灸等服务。

今年上半年,爱民社区已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推拿、针灸等中医服务超过200人次……

在爱民社区的生活超市里,生活日用品应有尽有。按照“社区搭台、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运作模式,爱民社区于2017年7月引进当地知名连锁超市,商品种类增加到1700类、3000种,基本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截至目前,爱民社区居民共享受优惠1.2万多单,超市共让利63.8万余元,惠及居民210余户。同时,超市还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利的送货上门服务,解决了他们排队、结账、上下楼不便等问题,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购物。

李佳表示,爱民社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对现有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分类,将原有的14个窗口整合为6个窗口,承接办理事项由原来的35项增至50项,并优化简化办事程序,对与居民密切相关且关注度较高的服务窗口,设定办事时效,为居民及时解决各种急难愁盼问题,让居民享受到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各民族团结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果“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石榴籽“紧紧相依,共生共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石榴籽”比喻民族团结,强调我国各民族“多元”和中华民族“一体”的辩证关系。

锡林浩特市是一座以蒙古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草原城市,共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17个民族。在爱民社区,蒙古族居民占社区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爱民社区被确立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创建点位”以来,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了民族团结工作。

在爱民社区,居民们总会时不时看到,“石榴籽小展台”上又新增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景观小品;实时更新的民族团结展示墙上的内容,也让社区充满浓厚民族团结氛围。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爱民社区还制作了民族团结宣传折页,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个人、家庭、团体等优秀案例,撰写相关人物事迹,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相关专栏。“这种方式有效扩大了社区民族团结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率。”李佳说。

与爱民社区同属于楚古兰街道的格日勒图社区,近日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绘画合影活动。

格日勒图社区党委书记斯琴高娃表示,活动旨在通过绘制民族服饰的形式,增进居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并促进社区内部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次绘画活动,就是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打破文化隔阂,让社区居民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社区的文化包容性和凝聚力。”

“这类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提升居民对各民族文化认知的同时,助力构建和谐多元的社区文化环境。”李佳说。

出品 | 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13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有力建强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郭鹏

编辑丨李雪

责编丨姜玉函

主编丨崔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