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精特新鲁企炼成记|新质生产力赋能地理信息产业!鲁邦地信:精确两厘米 省上千万元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说起地理信息测绘,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测绘人员支着三脚架,在瞄一个跟望远镜似的东西。实际上,地理信息测绘的应用非常广泛,现在手机上的打车软件、外卖软件、购物软件等等,都是基于电子地图和地理位置服务的,而这些就是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到点个外卖,大到资源管理“一张图”等重要科技成果,无一不与地理信息测绘密切相关。

山东鲁邦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下称“鲁邦地信”)便是一家从事地理信息测绘的企业,依托技术创新,公司创立十年来快速发展,成长为济南市瞪羚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测绘越精确,成本越节约

时间退回到2016年,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段改扩建工程(四车道改八车道)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鲁邦地信承担了该项工程的前期测绘业务,其中一项任务是在不封路的情况下获取既有路面的点云坐标。

据鲁邦地信总经理沈彪群回忆,按照此前的测绘工艺,路面高程可以精确到±5cm。“对于一般工程来说,±5cm已足够精确;但对于改扩建项目,设计院希望我们将测绘精度进一步提升。”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为了提高测绘精度,鲁邦地信创新性地将激光雷达安装在了汽车上,构建起车载移动激光雷达扫描系统,配合精密卫星导航定位和高精度点云数据处理技术,将高程精度提高到±3cm。

“不要小瞧了这精确掉的2cm,高精度的测绘数据确保了设计、施工的精准性,单单铺设沥青这个环节便可节约上千万元投资。”沈彪群表示。

后续通过工艺改进,鲁邦地信将高程精度又提升到了±2cm,并先后应用于京台高速、沈海高速、东青高速、济聊高速等改扩建项目。

提供高精度的测绘数据为工程建设设计施工服务,这只是鲁邦地信的一个业务场景。实际上,地理信息测绘的应用贯穿了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以建设项目用地为例,土地预审、勘测定界、清点评估、征地报批、确权登记,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准确可靠的地理信息测绘数据。包括地形地貌、行政区划边界、保护区边界、生态红线、土地利用性质等,数据的准确性可大大提高征地报批效率,为项目早日开工争取时间。”沈彪群表示。

此外,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段改扩建工程还是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公路BIM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也是山东高速集团首批BIM技术试点应用推广项目。鲁邦地信通过车载雷达扫描、无人机航测等手段,为建设单位提供了线路实景三维建模,提高了工程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从传统的工程测量到征地咨询服务、实景三维建模,鲁邦地信将地理信息测绘服务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土地报批周期、提高了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这也是地理信息测绘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增速达到3.5%,从业单位数量已经超过19.3万家,产业从业人员将近400万人。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超过7787亿元,而且产业结构规模还在持续扩大,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地理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产业链。

(目前地理信息测绘已普遍使用无人机 受访者供图)

新质生产力赋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不断赋能地理信息产业。沈彪群表示,地理信息测绘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和进步而发展。如数据采集设备,从传统的光学水准仪、经纬仪到电子水准仪、全站仪,再到北斗卫星接收机、遥感卫星、激光雷达、无人机等,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2015年,我国统筹建设了1879站点规模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中国北斗南极基准站启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全球覆盖面积超过1亿平方千米,数字城市在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420余个县级城市全面铺开,地理信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也就是在那一年,鲁邦地信成立,开始为各大设计院提供测绘服务。当时的数据采集主要靠外出作业现场测绘,测绘人员则主要靠双脚丈量大地,才能将一个个数据采集完成。

大约在2016年前后,无人机开始逐渐应用于地理信息测绘行业,使得测绘的效率成倍提高,继而改变了行业生产模式。“以高速公路施工为例,以往我们测绘整个路段往往需要3到5个月,测绘数据出不来,设计人员就没法开展工作;而当测绘数据上报之后,设计人员通常还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工程设计,这就导致了整个设计周期的延长。”沈彪群表示。

据介绍,鲁邦地信在成立之初便投入巨资,大胆引进当时先进的高精度免像控无人机,配合裸眼3D航测采图技术,在国内首次提出“3天交图航测方案”,将线路分段进行无人机航飞,单一分段仅需要3至5天即可完成,设计人员马上就可以利用测绘数据展开设计。设计完成后,下一个路段的数据也到了,设计人员马上又可以进行下一个路段的设计,这样就实现了测绘与设计的无缝衔接。

沈彪群坦言,与以前的测绘工作相比,现在的地理信息测绘不仅更为迅捷,数据信息也更加丰富、精准。特别是随着实景三维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的成熟应用,利用各类型无人机、地面激光扫描系统、卫星遥感和多源物联感知设备,可采集海量的多时态、多类型、多粒度级别的实景三维数据。通过分布式集群计算和精细编辑后发布基于地理实体的时空大数据,把地球装进电脑,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大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地理信息位置服务。

(三维不动产登记系统 受访者供图)

借信息化突围

沈彪群表示,近年来地理信息测绘行业越来越“内卷”。“设备越来越先进,很多复杂的工作都已经被设备取代,行业门槛也越来越低。”

如何才能避免“内卷”?鲁邦地信将目光放在了提升信息化水平上。

首先是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公司自主开发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生产项目、人员、仪器设备、财务等已经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在鲁邦地信的生产管理部门,沈彪群为经济导报记者展示了公司的项目管理平台。在地图上可以查看公司所有项目的地理分布、每个项目的测区范围及航空影像、实景三维等成果数据。从数据库中可以调取项目进度、人员、设备、车辆等信息。

沈彪群认为,很多企业单位都积累了海量的行业数据,大部分都在硬盘里睡大觉,将这些数据方便地管理、展示与应用,一直是个难题,基于实景三维的地理信息平台为这些数据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容器”和“显示器”。经济导报记者体验了鲁邦地信制作的巨野县某小区三维不动产信息平台,只见该平台用实景三维的形式,将小区内12栋楼显示在屏幕上,从各个位置、角度看,都与到现场看到的一样。而当点击楼层外立面时,被点击住户的户型、不动产登记等信息一一弹出,一目了然。“还可以把小区的道路、绿化带、自来水、燃气、门禁、停车位以及周边的公交站牌、医院等信息加载到平台上,实现智慧园区管理。”沈彪群表示,将智慧园区再扩大,就成了智慧城市。

除了三维不动产之外,鲁邦地信还成功开发出智慧园林系统、水利实景三维管理平台、森林防灭火“一张图”、公路信息化平台等管理系统,应用于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

据了解,目前的地理信息行业还是以数据生产为主,更多是追求数据获取的准确及快速。“未来不仅要保证数据生产的准确与快速,还要通过智能化的加工,多元化的应用展示,满足更多的社会需要,数据才会更有价值。”沈彪群表示,“公司已经着手AI+实景三维+大数据的研究应用,相信很快就能取得新突破。届时,公司测绘地理信息的服务能力将会有较大提升。”

企业档案

以地理信息测绘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山东鲁邦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济南市瞪羚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IS014001环境、ISO27001信息安全、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该公司现有员工97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7人、工程师12人、注册测绘师5人。配备长测程机载雷达扫描系统、车载激光扫描系统、无人船、无人机、高精度智能全站仪、GNSS接收机、集群式航空影像处理服务器等软硬件设备。

公司先后参与4项省、部级重大课题研究,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或应用创新,获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测绘学会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优秀工程银奖3项、中国测绘学会优秀工程银奖1项、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山东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5项。

公司聚焦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新使命,围绕“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的目标定位,积极参与实景三维建设、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确权登记等工作,先后承担南水北调、济郑高铁、京雄商高铁、西气东输、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董梁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勘测定界、土地预审、征地组卷、林地可研、确权发证等服务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