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95 后”掌舵优卡集团 IPO前为何剥离导流业务?

金融界网站

关注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张伟

十余年来,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助贷机构与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方面持续深入合作,逐渐形成B端线上线下相结合、C端纯线上为主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助贷模式,极大地助力了金融普惠、促消费稳增长等目标的实现。

乘着金融普惠的发展风口,一些为助贷机构提供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得以壮大,2024年纷纷寻求上市,以期获得更大发展。

香港交易所官网显示,5月20日、5月31日,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化派”)、优卡集团(以下简称“公司”)先后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招股书,拟在到香港交易所挂牌。其中,来自四川成都的优卡集团尤其引人关注。

第三方咨询公司灼识咨询的报告称,以2022年营收规模计,优卡集团在中国所有金融居间机构(即助贷机构或贷款中介)的服务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3.7%。优卡集团表示,公司是“中国最大金融居间机构科技服务商”。

值得注意的是,已做到行业第一的优卡集团还非常年轻。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其国内经营主体成都优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卡科技”)成立于2018年1月,到现在也只有6年多时间。

更让人觉得意外的是,优卡集团的创始人同样也很年轻。据招股书披露,优卡集团创始人、实际控制人鲁圳是一名标准的“95后”,今年26岁。创办优卡科技之前,“南下广东”的鲁圳也只有一份工作经验。

年轻的创业团队

实际上,在A股上市公司中,也不乏年轻的董事长。据Wind信息,目前A股市场至少有两位“95后”董事长。

第一位为顺灏股份(002565,SZ)董事长王钲霖,出生于1995年2月。2018年7月,王钲霖出任顺灏股份董事长时,年仅23岁,被称为“A股最年轻董事长”。此外,春立医疗(688236.SH)董事长史文玲出生于1998年1月。2022年6月,史文玲正式被选举为春立医疗董事长时,也只有24岁。

不过,两位年轻董事长的上任,都属于“接过父辈的枪”。顺灏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王钲霖未持有本公司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丹的儿子”。据春立医疗的招股书披露,史文玲是春立医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史春宝的女儿。

与这两位“企二代”不同,鲁圳是一位“创一代”。优卡集团的招股书显示,鲁圳,今年26岁,为优卡集团创办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从业经历显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鲁圳曾在广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尾信息”)任职,具体职务不详。以招股书披露的年龄倒推可知,鲁圳入职九尾信息的时候,大概只有17岁。

企查查信息显示,九尾信息成立于2013年8月,主要从事移动应用程序开发机技术咨询服务,旗下产品包括兼职猫、招聘猫、云校招等。九尾信息的创始人王锐旭也是一位90后。2013年,九尾信息推出专注于灵活就业服务的互联网招聘平台--兼职猫,曾获得多项大奖。

或许是王锐旭的成功,激励了同样年轻的鲁圳出来“单干”的决心。2018年1月,鲁圳创办优卡科技。今年4月,优卡集团成立,鲁圳继续担任董事长。截至招股书披露日,鲁圳持有优卡集团66.98%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鲁圳外,优卡集团的其他高管也很年轻。比如,第二大股东陈双飞(持股比例14.33%)、第三大股东周德尧(持股比例9.55%),都只有31岁。此外,优卡集团的执行董事兼首席营销官公冕之,今年也只有30岁。

变卖导流业务

从平均年龄看,优卡集团创始团队的低龄,在A股、港股所有拟上市公司中,大概都是比较少见的。在这支年轻团队的带领下,优卡集团的业绩又如何呢?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优卡集团的营收分别为1.91亿元(人民币,下同)、2.2亿元和3.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1.03亿元和9075万元。

可以看到,报告期内,优卡集团的营收逐年增加,净利润却步步下滑。优卡集团近三年“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是数据流量获取成本的增加,也与公司主营业务变动有关。

2023年8月之前,优卡集团的主营业务为向第三方线上消费金融平台提供用户导流服务,导流需要大量的流量购买成本。报告期内,优卡集团的数据流量获取成本分别为7790万元、1.17亿元和1.67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从41%增至50%。

流量购买成本增加了,导流业务的盈利能力却后劲不足。招股书显示,于2023年8月终止的业务(即导流业务)在2021年至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900万元、3500万元和-1800万元。

同期,优卡集团继续经营的业务在2021年至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673万元、6791万元和1.09亿元。盈利能力此消彼长之下,优卡集团选择出售导流业务。

2023年8月,优卡集团将导流业务卖给成都风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明科技”)。所以,优卡集团才在招股书中将导流业务以“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形式单独列表。

企查查信息显示,接盘导流业务的风明科技成立于2023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郑冀川,其持有风明科技99%的股权。

但是,郑冀川的另一个身份是优卡科技的联合创始人。企查查信息显示,2018年1月,鲁圳与郑冀川创办优卡科技时,两人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截至招股书披露日,郑冀川在优卡集团的持股比例为4.68%,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新赛道竞争激烈

招股书显示,优卡集团向郑冀川出售导流业务的价格只有288.7万元,相对于导流业务曾经贡献8600万元(6900万元+3500万元-1800万元)的盈利,288.7万元的售价,似乎只能算是白菜价。

优卡集团为何将导流业务低价卖给第四大股东,除了招股书中提到的“开始不赚钱”外,或也与行业大背景有关。

清华五道口金融科技研究在2023年12月发布的《国内外助贷业务实践、发展与监管研究》报告中提到,以P2P网贷为主要对象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结束以后,大型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各类线上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助贷业务,成为了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科技监管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

从时间节点看,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始于2016年下半年,到2023年6月,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是P2P网贷风险)已基本出清。这种情况下,优卡集团“卡点”将导流业务出售,也是顺应了互金行业发展式微的趋势。

出售导流业务以后,优卡集团的主营业务分为精准营销服务、科技订阅服务和广告收入三块。据招股书介绍,优卡集团主要通过其自研SaaS平台“融享客”开展业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金融居间机构拓展和激活客户群,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营收构成显示,精准营销服务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1.76亿元、2.06亿元和2.97亿元,营收占比一直超过85%。到2023年,科技订阅服务、广告收入的营收分别仅1655万元、1977万元,收入金额及营收占比相对精准营销服务较低。

优卡集团认为,相较于市场规模明显收窄的导流服务市场,金融居间机构科技服务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中国金融居间机构在科技服务的开支,有望在2022年至2027年期间实现19.8%的复合年增长率。

不过,虽然优卡集团在助贷服务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3.7%,但包括其在内的前五大服务商的市占率合计也仅6.6%。据此,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目前助贷服务商的市场分散,尚未形成显著品牌,进入门槛低,行业竞争激烈。

这种情况下,顺势剥离导流业务的优卡集团,能否通过上市融资,在助贷服务新赛道中进一步做大做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思维财经出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