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长三角跨关区附条件提离:安全前提下助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关注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6月26日电(记者 吴宇)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一批百合种球经口岸检查无异常后,26日从上海洋山港提离到浙江海宁,存放于经海关确认符合要求的仓库中等待实验室检测结果。这批种苗成为上海、杭州海关之间首批享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便利化措施的进境种苗。

种苗“附条件提离”是海关总署出台的一项便利化措施,指在口岸海关现场查验合格并完成取样送检后,符合条件的进口产品可运往企业专用存放场所,实现“即查即提”。在实验室检疫鉴定结果出具后,企业再办理口岸通关手续。

位于浙江海宁的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进口花卉种球喜凉怕热,对温度、湿度、光照都很敏感,口岸检验效率直接影响种苗的存活率和发芽率。“得益于上海、杭州海关跨关区附条件提离便利化措施,我们引进的花卉种苗提离时间可提前10天左右,降低了货损风险,每个集装箱还能节省近万元的仓储费用。”

据介绍,海关总署2022年6月发布《关于进境种苗实施附条件提离便利化措施的公告》。2023年7月,杭州海关、宁波海关之间跨关区进境种苗附条件提离的便利化措施率先获海关总署批准,浙江省内实现任一口岸进口均可附条件提离,嘉兴、台州、金华等地的种苗进口企业获益。最近,上海、杭州海关跨关区进境种苗协同监管方案获得海关总署批准。

上海海关动植物检疫处副处长陈仲兵表示,上海、杭州海关畅通口岸海关、属地海关、企业三方的信息联络渠道,加强口岸查验、提离后监管、属地查检、实验室检测、检疫除害处理监管等各环节的衔接,不仅是顺应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守好国门”的要求。

杭州海关动植检处副处长孔生跃表示,在确保国门生物安全的前提下,进境种苗附条件提离协同监管模式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长三角地区具有良好的植物种苗花卉研究和产业发展基础,在苗木生产、鲜切花生产、种球种苗繁育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以浙江省最大的花卉种苗进口企业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每年需进口约7300万个百合、郁金香、朱顶红种球以及2000多吨草籽,基本由上海口岸入境。

编辑:郭洲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