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豪掷十亿后终止临床试验,沃森生物下一个故事在哪?

观察者网

关注

(文/王力 编辑/徐喆)6月25日沃森生物公告表示,经过董事会的审慎讨论,决定与控股子公司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玉溪沃森”)以及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艾博生物”)终止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和带状疱疹mRNA疫苗的技术开发合作,并正式签署了《终止协议》。

据悉,此次合作终止后,各方将按照约定对前期研发、临床等相关费用进行结算。值得注意的是,mRNA技术在疫情期间成为了生物医药领域的热门技术,艾博生物也因此在业内备受瞩目。

回溯至2020年5月,沃森生物与艾博生物携手签署了《技术开发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致力于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研发。然而,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高达数十亿人民币的支出,双方的合作并未如预期般取得显著成果。

沃森生物近两年的疫苗研发动态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此次终止mRNA疫苗合作并非孤例,该公司近期已宣布终止了包括新冠疫苗在内的多个研发项目。业界和投资者们对此反应不一,一方面认为公司在战略调整中需重新考量资源分配,另一方面也对公司未来的研发方向和进展持谨慎观望态度。

据公开资料显示,沃森生物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启动了多个技术路线新冠疫苗的研发项目。迄今为止,沃森生物仅有一款与蓝鹊生物合作开发的新冠变异株mRNA疫苗被纳入紧急使用。

今年6月17日,沃森生物发布公告,决定停止其子公司上海泽润开发的两款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基于CHO细胞)的临床试验。公司对此的解释是,这两款疫苗的设计主要基于早期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已难以适应当前变异株的防控需求,因此继续研发的投入产出效益较低。

同时,沃森生物也决定终止了由全资子公司京微达生物研发的一款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临床试验。尽管这款疫苗在2021年5月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完成了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但最终未能继续推进。

经过这些调整后,沃森生物当前仅保留与蓝鹊生物合作的新冠变异株mRNA疫苗(Omicron XBB.1.5),这款疫苗在2023年12月初被纳入紧急使用,成为沃森生物在新冠疫苗商业化领域的唯一亮点。

这些项目的终止,无疑给沃森生物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一方面,这些项目的前期研发投入巨大,终止后可能导致部分投资损失;另一方面,这些项目的终止也让市场对沃森生物的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产生了疑虑。

从2020年至2023年,沃森生物在研发领域的总投资额达到了30.33亿元。其中,2021年对mRNA新冠疫苗的研发支出尤为显著,高达3.26亿元,占全年研发费用的43.24%。此外,沃森生物还在玉溪高新区疫苗产业园内设立了专门的mRNA疫苗生产线,总投资5.2亿元,具备年产2亿剂的生产能力。

尽管在新冠疫苗领域未能取得成功,沃森生物表示,将继续押注mRNA技术平台。公司在25日的公告中指出,本次终止疫苗的临床试验不会影响公司对mRNA技术平台的持续布局,不会对公司其他在研项目的研发工作产生影响。沃森生物将继续推进mRNA技术平台其他疫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公司还调整了组织架构,“mRNA疫苗BU”成为其六大业务单元之一。

虽然公司试图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体系来强化组织能力建设,推动战略转型和长期成长,但市场对其未来的表现仍持保留态度。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今年以来沃森生物股价持续走低,较年初已跌去超50%,未来,沃森生物能否重新找回创新的活力,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