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阿斯利康肺癌靶向药联合化疗新适应证获批,肺癌精准治疗还有哪些痛点

第一财经

关注

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可将中国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近一半。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比奥希替尼单药组延长了8.8个月。

6月26日,阿斯利康宣布,全球首个三代EGFR-TKI肺癌靶向药物奥希替尼(商品名:泰瑞沙)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证在中国获批。

202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全球多中心III期FLAURA2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奥希替尼单药相比,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可将中国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近一半。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比奥希替尼单药组延长了8.8个月。

奥希替尼是阿斯利康肺癌三代EGFR-TKI靶向药。这也是该药物在中国获批的第四个适应症证,前三个适应症证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有数据显示,阿斯利康泰瑞沙自上市以来在全球销售额稳步上升,尤其是2018年被批准一线疗法后销售额突飞猛进,2021年该药物突破50亿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奥希替尼销售额达43.8亿美元。

截至目前,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适应证已于今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也已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一致推荐。

在中国,肺癌是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预估,2022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数约106万,位居肿瘤发病率榜首,两倍于排名第二位的结直肠癌,而因肺癌死亡的人数高达74万,接近排名第二、三、四位瘤种死亡人数总和。

有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9.7%,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病痛的折磨和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等多重挑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大多数NSCLC 患者被确诊时已为晚期。肺癌治疗领域的进展,对癌症防治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EGFR突变在NSCLC中约占39%-57.7%。奥希替尼是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通过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可进一步让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

近年来,越来越多针对包括EGFR、ALK在内的特定疾病基因分型的靶向药物上市,精准检测之后对症下药,也成为肺癌诊疗的“标配动作”。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下,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质量也不断提升。

ALK突变更容易对正值壮年的年轻人造成影响,且约有25%至40%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在确诊后两年内出现脑转移。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ALK阳性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第三代ALK抑制剂的治疗,有60%可以实现5年都不出现疾病进展。

在日前辉瑞举办的一场“为生命加时”肺癌科普系列媒体沙龙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肺癌的治疗可能只有放疗、化疗,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更多‘武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给肺癌的临床治疗格局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肺癌领域很多重磅临床研究的出炉也大大改变了临床实践,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他指出,一旦患者诊断出肺癌,还存在很多的痛点。虽然已经有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但最大一个痛点是国内检测率不是很高。“可能EGFR、ALK、ROS1靶点的检测率高,但较少见的靶点我们并没有覆盖,这些病人就没有靶向治疗的机会。所以,我们也要重视如何做好基因检测。”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周彩存还表示,未来还需要提升创新药物在基层的可及性,并且将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患者的长期管理等需求考虑在内,才能帮助肺癌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将我国整体癌症的5年生存率提升15%;《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也将“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作为主要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名誉主任韩宝惠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希望癌症治疗能向慢性病治疗看齐,如果患者在5年以上都没有出现疾病的进展,一般可以称之为临床潜在治愈。我们也可以从这些临床研究中挖掘更多数据和经验,让医生和患者共同掌握长期用药的有效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才更有保证,也更利于晚期肺癌向慢病的转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