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证监会:有针对性地丰富资本市场工具、产品和服务,为畅通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循环提供更好的市场基础和支撑

金融界网站

关注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金融界

金融界6月26日消息,国新办6月26日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司长吴萌表示,创业投资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方面,推动创新资本形成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有一些统计数据,到今年一季度末,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有1.25万家,管理的基金有5.5万只,管理的基金规模约14万亿元,其中在信息技术、半导体以及生物医药等重点科创领域在投项目有10.4万个,在投的本金有4.6万亿元,可见我们创投行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证监会始终高度重视立足资本市场,为创业投资营造更为有利的市场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努力为创业投资发挥作用提供更加有效的工具和平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新“国九条”发布之后,证监会深入贯彻落实,在各方的支持下加快完善资本市场相关配套政策体系,有针对性地丰富资本市场工具、产品和服务,努力为畅通创业投资的“募投管退”循环提供更加好的市场基础和支撑。

第二,做好差异化监管安排。首先从制度层面来看,去年7月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发布,其中明确对创业投资基金实施分类监管,并且还专门设置了专章,在投资范围、投资期限、投资策略等方面都明确了应该符合的相关条件,在登记备案、资金募集、投资运作、风险监测、现场检查等方面也明确了要实施差异化监管和自律管理,对于主要从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创业投资基金在投资退出方面提供便利。前期证监会也指导基金业协会进一步完善有关自律规则,比如,对于《登记备案办法》作了修订,其中对创投基金的首期最低实缴资金做了差异化安排。

第三,积极支持行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同,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更好体现和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同时支持行业提升综合实力,包括建立差异化和前瞻性研究、筛选和估值能力,强化风险管控和合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风险管理和规范运作水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