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城乡共融 产业互促——贵安新区城乡统筹发展观察

新华网贵州频道

关注

新华网贵阳6月26日电(记者肖艳)去年以来,贵安新区紧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贵安新区农业总产值12.86亿元、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5元、增长8.7%。今年一季度农业总产值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2年四季度2.6:1缩小到今年一季度的2.11:1。

城乡共融 产业互促

走进贵安新区马场镇滥坝村,家家户户二层小楼,村道旁的地里葡萄长势正盛,“全村种植有800亩葡萄,主要通过观光采摘就地销售,基本不用去批发市场。”刚沟通完村里新进辣椒加工设备事宜,滥坝村党支部书记曾凯立马介绍起了村里的主要产业。

曾凯介绍,滥坝村是多民族混居的村落,区域内有一个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贵安大道穿村而过。但以往滥坝村只是游客去樱花园、云漫湖、红枫湖等景区的通道,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

去年年中,贵安新区提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滥坝村抓住机遇,在前期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村基础设施,将此前村里闲置的一栋约2000平米的村集体房屋开发为研学基地,配套打造了露营基地,还发展起了民宿产业。自开业至年末研学基地总共接待培训、研学超过7000人次,到村里避暑旅居住民宿的游客有200来人。

2023年,滥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了51万元,收益16.7万元,收入是前年的5倍。2024年上半年,滥坝村研学基地收入已经突破50万元。“居住环境改善了,整体风貌提升了,才能让客人走进来、留下来,才能带动产业发展,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曾凯说。

在马场镇党委书记周治看来,滥坝村的发展,是贵安新区城乡统筹发展以后带来的红利。马场镇离贵阳市中心只有一个小时左右车程,全镇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全镇北面主要是大数据和算力相关产业集中区域,目前贵安已建成和在建的数据存储中心都在乡镇范围内,中部主要是商贸集中区域,根据资源优势,乡镇将规划包含滥坝村在内的南面为旅居带,并带动乡镇西部发展。

“背靠大数据产业,消费人群相对稳定,随着算力产业发展,还会有更多的人才进驻贵安新区。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满足各类人才的生活、精神、物理空间所需,才能把更多的人留下来。”周治说,旅居产业相当于是给大数据产业再次配套的产业,一开始是城带动乡,慢慢乡也在支撑城市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相互补充。

滥坝村的发展提升,只是贵安新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贵安新区制定了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三年攻坚实施方案、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加快村集体经济“1+1”发展,指导14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制定“一村一策”方案,争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0万元,2023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全面消除,20万元以上村达90.47%。

打出组合拳 焕发新风貌

为确保城乡统筹工作推进,贵安新区高位统筹,理清思路,谋定方向,明确目标,紧盯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明确26条细化措施和125项量化标准,争取三家省直部门支持新区统筹城乡发展20条措施,形成政策组合拳,完成8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并衔接城市规划,对城镇发展区17个村、城郊融合区21个村、乡村振兴区46个村实施管控指引,在推动人居环境整治、闲置资源盘活、农业高效发展方面取得了成效。

农村“五治”推动人居环境改造。截至目前,贵安新区完成宜居农房改造100户、盘活农房20栋、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2799户(新增753户、增长36.8%)。完成2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覆盖率100%。改造农村户厕841户,无厕户、旱厕户基本清零。全面落实“两书一约一会”,实行积分制,规范办理红白事1561起。

闲置资源盘活激发发展活力。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贵安新区一方面整治撂荒耕地1935亩,培育农业经营主体434个,规范土地流转经营模式,颁发权证25775宗、流转土地3.67万亩,土地流转率提高到16.4%。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引入水东乡舍公司盘活闲置农房49栋发展旅居产业,鑫旺顺公司发展“+羊肚菌”提高复种指数、现代渔业集团建成智慧设施渔业项目盘活闲置大棚、禾创种业公司种子生产基地等。

抓特色产业推动农业高效发展。目前,贵安新区水源有保障、15度以下耕地亩均产值提高到6000元,利用林地亩均产值提高至1002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8%。组建了贵州省农科院贵阳贵安分院,引进种业企业6家,建成林卡辣椒、黄精等种繁基地3个,稳步推进玉米、食用菌、黄精、蔬菜等育种育苗项目建设,种业、羊肚菌、精制茶等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建成智慧设施渔业基地2个、产能55万斤。党武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认定,高峰镇被认定为水稻特色专业乡镇,“一村一品”示范村15个。

2023年,贵安新区农业总产值12.86亿元、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5元、增长8.7%,1970户7445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21278.37元、增长15.3%。

截至目前,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共有储备项目283个,争取2024年省级以上专项资金1.36亿元,较2023年4790万元增长183.9%,获投决农业基金5.1亿元。已有王家院村、普马村入选贵阳市乡村旅游重点村,普贡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4年贵安新区提出直管区农业总产值13.7亿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18775万元、增长9%左右的目标。将继续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五大产业”,抓好闲置资产盘活,主攻现代种业、蔬菜保供、设施渔业等现代农业,力争今年水源有保障、坡度在15度以下耕地亩均产值达到8000元以上。

还将推广集体经济“1+1”模式,落实“一村一策”增收方案,实施产业振兴引领一批、资产盘活发展一批、拓展服务提振一批、组团发展带动一批“四个一批”,力争今年率先在贵阳贵安实现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达43个、占比超50%。稳定抓好1970户7445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增收,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