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闸北公园服务“上新”,看这个党群服务站如何阐释“公园20分钟理论”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生态友好的“公园城市”主题、

可感可触的党建红色元素,

加之公园特色彰显

与街道发展脉络的相互融合……

近日,在静安区“静邻一家·美好生活节”的启动仪式上,市党建服务中心、区委组织部、区绿化市容局、共和新路街道党工委共同为闸北公园党群服务站揭牌。

至此,这座百年公园里的党群服务站点正式启用。

点一杯茶、翻几页书

闸北公园,位于共和新路街道辖区东北部,前身名为宋公园,1929年9月起作为公园对外开放,1950年5月易名为闸北公园,是静安区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公园经历了几次改造后,存古历新,既保留了原本自然古朴的公园特色,又融合了新的设计布局、公园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舒适优美的游园环境,并获评上海市五星级公园及花境展示一等奖。

同时,闸北公园也曾是上海唯一一座茶文化公园。1994年,首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此开幕,并连续举办了21届,共和新路街道也因此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眼下,从共和新路1555号的公园西南门漫步进园,沿主路步行百余米,便能看到一座设计风格朴素典雅的单层建筑——闸北公园党群服务站。

该党群服务站面积近300平方米,划分市民园艺中心、组织生活室、协商议事厅、园艺课堂、茶室服务区等区域,同时升级软硬件设施,设有母婴室等,添置党的理论学习、文化等书籍。并提供阵地联系预约电话、课程清单,让周边的居民、午间慢走的白领、驻足休憩的清扫工人均能在此取阅、学习。

此时,来到闸北公园党群服务站,点一杯茶,翻几页书,身旁是清澈的溪流,耳旁是悦耳的鸟叫……相信这也是对时下爆火的“公园20分钟理论”的最好阐释。

听一段故事

闸北公园有着独属于它的红色故事。作为四十三烈士的牺牲地,其承载着革命先烈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公园门前的共和新路不断向北延伸,南北高架从苏州河南岸跨河而来,层层高楼拔地而起……车水马龙中,如今的闸北公园,也已然成为繁华都市空间里难得的美好生活场景。

2023年6月,共和新路街道打造沪上首堂公园情景党课《追光的人》,并在此进行了首次路演,反响热烈。党课带领党员群众历经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见证华章日新的改革变迁、期翼继往开来的美好时代,从时代的变迁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感受人民城市的温度和惬意。

如今,站点接待处还设有“美好社区,你我共创”金点子征集处,市民可在此留下“足迹”,共同为美好生活添力。

逛一次集市、穿一次黄马甲

漫步在闸北公园,不少市民会发现,除了公园管理方外,园内还时常出现志愿者的身影……据介绍,志愿者主要由街道、居民区推选和公园活动团队负责人组成,经过选拔培训合格并注册加入志愿者队伍。他们与公园方达成统一“战线”,通过日常巡逻、劝导游客不文明行为等方式,给公园创造了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

而在公园门口的广场上,每逢“3·5学雷锋日”,便会出现各类充满“烟火气”的便民服务摊位……“雷锋广场”也因此而得名。

近期,作为“静邻一家·美好生活节”的City Walk打卡点位之一,闸北公园党群服务站也在雷锋广场上举办了“美好生活集市”,集市上除了政策咨询、义诊、便民理发、就业援助等服务摊位外,还专设“新光入微”小个专摊位,邀请安心坊社区商业服务中心、辖区优质商铺、专业市场等设摊服务,茶品鉴赏、宠物咨询、农副食品推广等摊位前人头攒动,备受欢迎。站点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美好生活地。

品一杯沪上最“红”茶饮,听一段共和“新”故事。未来,闸北公园党群服务站将持续发挥基层党群服务阵地功能作用,成为充满故事的政治引领地、鸟语花香的志愿实践地、茶香四溢的文化传承地,作为市民家门口的美好生活地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罗欣悦

图片:罗欣悦

编辑:徐悦琳

信息来源:共和新路街道采编基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