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帮忙资金”闪退?银华基金高股息ETF(563180)上市以来规模缩水超80%

金融界网站

关注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证券之星

今年以来,ETF市场迎来发行大潮,各类新品纷纷涌现。然而在ETF大发展的背景下,行业正呈现强者恒强、竞争加剧的格局。比如,近日有多只ETF产品集中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其中,仅6月18日一天就有3只ETF及其联接基金因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

此外,证券之星还注意到当前市场上有多只逼近清盘线附近的ETF产品。其中,银华高股息ETF(563180)截至2024年6月25日已经连续9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而这样一只已经逼近清盘的“迷你基金”,在一个月以前还是一只刚刚募资成功的新发基金。

从基金规模方面来看,同花顺数据显示,5月14日上市时,银华高股息ETF基金份额总计2.43亿份,而仅上市第二天就有7900万份资金流出,占总份额比例约为32.5%。截至2024年6月25日,银华高股息ETF仅余4742万份,相较于刚上市时,银华高股息ETF的规模缩水幅度超80%。

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熟悉基金发行套路的投资者肯定都知道,“帮忙资金”一直是公私募产品发行中的一大问题。按照规定,公募产品要求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私募基金的备案规模应不低于1000万元。而产品刚成立不久就出现大额赎回的案例并不少见。

作为基金业内的潜规则,很多新基金发行时,总会寻找一些股东或者其他利益相关方帮忙,以帮助新基金达到成立或者募集规模成绩单更好看的目的。这些资金一般都会在新基金打开后一个月内赎回。尤其是近两年来,由于权益市场持续震荡,基金产品的发行存在一定的困难,“帮忙资金”更是频频显露踪迹。

2024年5月15日,就有多家私募基金因在产品募集时借助“帮忙资金”而被有关部门约谈。据了解,部分有关私募机构被要求就“产品刚成立就有投资者大幅赎回,甚至是在成立当天就赎回”的情况给出合理解释。

无独有偶,公募基金方面,今年4月份监管部门就“迷你基金”等方面的问题约谈了许多基金公司。其中,监管部门明确强调严禁借助“帮忙资金”规避支付“迷你基金”固定费用。 鼓励基金公司自主承担“迷你基金”所涉及的信息披露费、审计费等各类固定费用。

帮忙资金:帮了基金公司,害了基民

“帮忙资金”虽然能在短期内帮助基金成功上市,但对基金投资者的长期的危害很可能会大于收益。比如,基金规模通常是投资者的重要决策指标,而帮忙资金会制造出基金热销的假象,从而误导基民的投资决策。这些“帮忙资金”会在上市首日就快速撤离,被虚假上市规模所欺骗的基民可能将不得不忍受后续市场带来的净值波动。

此外,“帮忙资金”通常是对资金安全度要求很高的资金,其快速进出所产生的赎回费极有可能带来净值异动,而这很容易误导不知情的普通基民。并且,接受“帮忙”的基金经理或不得不选择保守策略,甚至消极建仓,以保证“帮忙资金”不产生亏损。这可能会导致该基金错失行情,从而损害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最重要的是,在“帮忙资金”的帮助下,让很多本不应该成功上市的基金产品完成募资。随着“帮忙资金”的陆续撤离,如银华高股息ETF一般的“迷你基金”将批量涌现。这些基金在后续市场上不仅仍无法避免清盘危机,甚至损害了剩余投资者的利益。

总的来说,尽管当前ETF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ETF产品通常采用相似策略,在整体业绩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市场资金更倾向于选择有规模优势、流动性强的ETF产品。展望未来,有业内人士表示,ETF市场竞争或将持续加剧,ETF产品会强者恒强,缺乏先发、规模优势的ETF清盘现象将持续上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