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做好水口高质量发展文章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做好水口高质量发展文章

——国家电网福建水口发电集团公司为“清新福建”增添绿色底色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莫非 李清良 通讯员 郑栩 林丽平

从武夷山脉杉岭南麓出发,闽江从万山丛沓中奔涌而来。行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水口镇,积蓄千里的能量喷薄而发,造就了被誉为“闽江明珠”的华东区域最大水电工程——水口水电站。

“做好水口文章”系列指示批示,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闽江流域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的关心关怀与殷切期盼。

嘱托殷殷,厚望如山。多年来,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口集团公司)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做清洁能源奉献者、技术创新先行者、体制创新推动者和国际合作探索者,在发电、防洪、通航、生态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多年来,国网福建电力始终传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对能源电力发展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福建电力走上了一条日新月异、跨越发展之路。立足新征程,我们要牢记‘做好水口文章’的殷切嘱托,全力支持推动水口集团公司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表示。

奉献绿色电能

站在水口水电站大坝的坝顶极目远眺,青山绿水间重岩叠嶂,滔滔江水奔涌向前,澎湃化成绿色电能。

此情此景让记者很难想象,“缺电”,竟是20世纪80年代初福建人的共同记忆。

彼时,福建全省电力装机容量仅150万千瓦,发电量45亿千瓦时。由于缺电,外商不来,外资不进,工厂关停,百姓抱怨,电成了当时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水口水电站正是诞生于福建电力急需之际,成长于地区经济奋进之时。

“当时兴建大型水电站是迫在眉睫、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也是八闽百姓的心之所急、心之所盼。”水口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万美芳告诉记者,“水口水电站工程肩负着我国首批水电建设体制改革和施工管理改革试点重任,为中国水电建设逐步确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

“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第一批建设者,原福建水口水电站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刘小峰见证了水口水电站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在没有工程实例可借鉴的情况下,我们创下了国内的多项‘第一’——第一个部分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大型水电站项目,第一家主体工程施工和部分机电设备订购采用国际招投标形式,第一个开发式移民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移民工作样板,第一次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水电施工建设模式。”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历经8年攻坚克难,福建缺电的困境,随着“华东第一坝”的建成而成为历史——

1993年8月8日,水口水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1996年底,水口水电站7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40万千瓦;

1997年,水口水电站发电量超过当年福建全省社会总用电量的20%,极大缓解了“发展等电”的状况。

同年,福建全省装机容量达776万千瓦,发电量310亿千瓦时,人均装机容量和人均发电量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

投产30年来,水口水电站贡献的绿色电能,相当于节约标准煤消耗499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475万吨,为“清新福建”增添了绿色生态底色。

筑牢红色堡垒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水口集团公司深入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始终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宗旨,坚决扛起造福为民责任担当。

“水口水电站在建设、运营和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坚定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提出的党建‘堡垒工程’思想精髓,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形成‘红旗飘飘、红星闪闪、红色堡垒稳固坚强’的党建生态。”水口集团公司党建部主任黄积一介绍说。

作为福建的母亲河,闽江保障着福建40%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和三分之一人口的饮水安全。

水口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集控中心主任林家洋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临近出海口的自来水厂正常取水使用,水口集团公司根据闽江潮汐规律,科学调度,利用水口水库积蓄的淡水压制咸潮上溯。“2020年至今,我们在保证闽江正常生态下泄流量的基础上,实施‘补淡压咸’880天,有力确保下游生产生活正常用水。”

奔腾的闽江在哺育沿岸百姓的同时,也不时泛滥,成为灾害。

“福建防汛看闽江,闽江防汛看水口。”林家洋介绍,水口水电站自建成以来,便肩负着防洪发电、调峰调频及事故备用等重任。

“6月16日14时,闽江今年最大洪峰安全过境水口水电站,最大入库洪峰流量21300立方米/秒。这是我们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水口集控)共产党员服务队19名党员在本场洪水中成功调度的第六个洪峰,”林家洋的语气中不无自豪:“电站建成30年以来,我们的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闽江干流穿城而过,支流由山区延伸而来,干流支流交织汇合,使得闽西北和闽东南地区山海相连,成就了一条贸易繁忙的“黄金水道”。但是闽江航道丰水期可通行的最大船舶仅50吨,每年9月至次年3月枯水期还经常断航。

据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水口闽江航运)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方元芳介绍,1993年4月,水口水电站下闸蓄水后,由水口船闸和水口升船机组成的水口水电站通航枢纽,使闽江南平至福州段航道通航能力从50吨跃升至500吨。截至目前,闽江水口航运枢纽已安全通航3.6万多闸次,过船16万余艘,闽江航道黄金效益充分释放。

方元芳说,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水口闽江航运)共产党员服务队就是水口集团公司为更好服务船民船企成立的,这也是国网福建电力唯一一支服务通航业务的共产党员服务队。

开创金色未来

走进水口集团公司集控中心,记者看到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采集的水口流域各电站的水库水位、入库出库流量等数据。

“我们每天根据这些数据,对电站的径流进行分析,形成梯级水库的防洪调度方案和经济运行方案。”水口集团公司集控中心水调班班长谢如昌告诉记者。

谢如昌介绍,随着流域防洪精度和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径流预报精度和预报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开发闽江AI洪水预报模型,上线防洪发电联合调度系统,我们可以获取未来10天径流预测和24小时流量预报,有力支撑流域防洪发电精准调度,进一步提升水能高效综合利用。”

30年来,水口集团公司精心做好水口水电站运行维护,充分挖掘电站发电潜力。据林家洋介绍,30年前水口水电站选用单机容量世界最大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从2017年起,公司结合电站年度A级检修,通过技术创新,陆续对水口水电站7台机组进行增容改造。

2024年3月25日,增容改造后的1号机组正式并网,水口水电站7台机组全面完成国产化改造,总装机容量从140万千瓦增至161万千瓦。“这相当于以最经济的方式新增一座21万千瓦的中型水电站,每年可增加发电量2.4亿千瓦时,我们是在‘世界第一’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己。”林家洋说。

既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程,更要管好世界一流的电站。无人机作业、机器人智能巡检、声纹识别、水电站巡检集控平台等技术的创新应用,为这个迈入“而立之年”的大型水电站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如今,水口水电站里,有588台工业电视摄像头俯瞰全景,图呈八方,着力“大局统揽”;有智能巡检机器人针对2612个点位精业笃行,采点不辍,关注“细节把控”。

“水电站巡检集控平台将工业电视、巡检机器人天上地下、动静有别的两套系统整合在一起,接连不断汇集设备外观、表计图像、刀闸开合、红外温感等第一手关键原始数据,实现数据贯通,对‘人员行为’‘设备状态’‘环境变量’进行智能分析,形成智能巡检和状态监测‘合力’。”林家洋介绍道。

在科技创新和智慧赋能的加持下,这颗“闽江明珠”正以夺目的光芒,映射出金色的美好未来。

“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度打造红色水口,启航建设未来水口,强化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水力(水能利用能力)、电力(发电调节能力)、算力(数智核心能力)‘三力’为代表的水电新质生产力,积极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国网福建电力副总经济师、水口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峰介绍道。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30年来,水口集团公司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做好水口高质量发展文章。

逐“绿”而生,向“新”笃行。水口集团公司深知,牢记嘱托方能坚定信念方向,主动担当方能铸就发展优势,改革创新方能实现永葆生机。新征程上,水口集团公司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赋动能作贡献!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