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续写“爱民日记”新篇章——南疆军区某部与兰干村双拥共建记事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国防报

“今天,兵巴郎们给村里买了羊。只要好好养,今年就能生小羊羔……”盛夏的一个傍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伊西哈拉镇兰干村,村民木塔力甫·卡德尔一回到家中,就来到桌前,在“爱民日记”上写下这段话。

卡德尔一家与子弟兵的缘分要追溯到57年前。从1967年开始,南疆军区某部与该村持续开展双拥共建,已历经半个多世纪。多年间的一桩桩、一件件往事,被木塔力甫·卡德尔的父亲卡德尔·巴克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记录着1170篇双拥故事的“爱民日记”。

“1996年4月13日,山上下大雪,村里的牛和羊被困。部队知道后,派车送来大米和干草,送来救命粮”“2005年8月15日,尼牙孜的女儿孜莱汗考上大学,这是村子里的一件大喜事,但尼牙孜因为学费不够而发愁。部队官兵知道后,送来了学费”……翻开“爱民日记”,一段段质朴的文字映入眼帘。2006年,该部被评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2007年,卡德尔·巴克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2014年12月,卡德尔·巴克去世,日记传到了木塔力甫·卡德尔的手中,这本“爱民日记”也由他续写。

兰干村村民大都养殖牛羊,然而村子三面环山、土地分散,“种植牧草没有地,采购牧草不划算”。

“牛羊没有充足的食物来源,扩大养殖规模受到制约,村民的腰包鼓不起来。”该部领导说,“两年前,我们对一些老旧库房进行集中拆除,腾出不少空地,全部撒上了苜蓿种子。苜蓿一年可以收割多茬,作为牲畜饲料,实实在在为村民解决难题。”

近些年,该部按照“志智双扶”的思路,充分将输血式帮扶与造血式帮扶相结合,调动村民致富积极性。

走进兰干村,正中心是一座双拥广场,“拥政爱民展馆”“富民广播站”等依次排开;一旁的“连心渠”,流淌着灌溉农田的清澈山泉水;村边由该部筹建的两座蔬菜大棚内,不少蔬菜已到了收获的时节;不远处的“致富夜校”内,该部邀请的几名新疆农业大学教授,正在为村民讲解相关农业技术……

兰干村是一处天文观星点,周边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巴什佛寺遗址等。该部领导介绍,村两委积极引进多家文旅企业进驻开发,多个新兴项目正相继建成,带动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走上致富路。

“父亲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我们把日记继续写下去。”木塔力甫·卡德尔说,他已经将“爱民日记”续写到第1623篇。前不久,经过该部官兵精心设计,“爱民日记”被制作成漫画册,作为库车市多所幼儿园、小学的课外读本。(秋阿鹏  赵治国  袁旖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