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服务乡村振兴 兴化戴南法庭在行动

扬眼

关注

转自:紫牛新闻

扬子晚报网6月26日讯 (通讯员 袁开建 王晓荣 计楚豪 记者 王国柱)6月25日下午,兴化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到戴南镇调研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工作情况。兴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沙顺喜参加活动。

在戴南何姚港河的帅垛段,人大代表们看到,昔日部分河面局部污染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变,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象。戴南镇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朱丹薇说,这是在戴南法庭的牵头指导下,相关村共同制定《生态环保村规民约》,多措并举节水护水、规范排放、保护环境的结果。

人大代表们实地考察了兴化法院创新采用破产和解方式,帮助某破产企业重新获得发展机遇的现场。大家了解到,公司和解成功之后,迅速修复了企业信用、完善管理模式、升级生产工艺,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年销售额超过3.2亿元,就业职工也从320人增加到400多人。 大家在车间看到,现场生产一派繁忙、有条不紊。

人大代表还考察了戴南“融合法庭”。大家了解到,“融合法庭”依托基层治理体系,积极打造“老百姓家门口”司法平台。法庭组成“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的专业团队,联合网格员队伍,对辖区内涉诉矛盾隐患、苗头性问题等先行调解,努力实现社会治理“抓前端、治未病”目标。

此外,人大代表们还观看了微电影《水上法庭》。影片通过三个普通案件讲述了兴化市人民法院“水上巡回法庭”深入水面、塘口、田头用脚步丈量水乡片片土地,用真心、诚心、恒心护佑一方安宁的温情故事。

在随后的评议会上,代表们听取兴化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惠彬关于全市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工作情况的汇报。参加调研的人大代表建议,法院可选择群众关注的有代表性的案件进村开庭审理,以案说法;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机制,定期给公职人员、企业、学校学生上法制课。对镇村的重大经济合同超前进行合法性审查等。

沙顺喜在讲话中说, 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处于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主体,在推进乡村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兴化市人民法院会同相关部门、乡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他还就法院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相应要求。兴化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沈德才、王贵善、顾晓斌、杭爱兵、马红祥,戴南镇镇长林建祥等参加活动。

校对 王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