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安徽省安庆市积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国防报

“今天,我在这里亲口告诉您,这盛世如您所愿……”仲夏时节,皖江大地暑气日盛。时值邓稼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市民广场上,来自稼先学校的师生们正整齐有序地将菊花摆放在邓稼先的雕像前,鞠躬致敬。

在安庆,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独秀园、步文大道、稼先公园……一系列以革命先辈名字命名的红色地标人流如织,干部群众纷纷以各种形式缅怀革命先辈,感悟家国情怀。

6月6日,安庆市乔年路路牌下摆满了鲜花,许多市民自发来到这里,驻足行礼,纪念陈乔年烈士牺牲96周年。

因为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几年来,安庆市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故居旧址等地成为热门目的地,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缅怀陈延年和陈乔年烈士。不少游客留下手写的卡片,卡片上写有“这盛世如你们所愿,国家强大,人民幸福安康”等话语。

以先辈之名,传革命精神。延乔中学、吴良珠小学……在安庆市,以革命先辈名字命名成为一种传统。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把思政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他们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以红色故事为鲜活教材,拓展国防教育课堂,探索学校与红色场馆结成共建对子的思政教育新路径。

“在学校,老师常跟我们讲起邓爷爷的事迹,每每听到他临终前留下‘死而无憾’的遗言时,我都被深深打动。”怀宁县稼先学校701班学生王志航在参观邓稼先生平陈列馆后说,“邓爷爷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要以他为榜样,勤奋学习、自立自强,长大后为国防事业作贡献。”

以先辈名字命名,不单单是称谓的变化,更是精神的传承。

近年来,太湖县不少学生踊跃报考军校,从军报国热情高涨。为鼓励立志报国的学生,太湖中学和太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设立“郝文平奖学金”。该奖学金以郝文平烈士名字命名,是该县首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专项奖学金。

“我要继承先烈遗志,争取考上军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扛起钢枪,守护祖国的大好河山。”刚刚参加完高考并将国防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的太湖中学学生刘俊说道。

先辈的名字,承载着精神的意义,他们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

作为黄梅戏之乡,安庆人爱听黄梅戏、爱唱黄梅戏,自然少不了以戏曲形式传颂红色故事。6月18日晚,大型原创黄梅戏《邓稼先》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

“用安庆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安庆红色故事。除《邓稼先》外,我们还编排了《不朽的骄杨》《青春年代》等红色题材舞台剧。”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说道,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借助黄梅戏品牌优势打造特色“红色课堂”,发掘更多红色故事,致敬革命先辈。

英名长存,精神永续。安庆市委领导表示,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庆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他们将进一步做好挖掘利用工作,浓厚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氛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