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智慧养殖赋能,徽县牛产业向“新”提“质”

每日甘肃网

关注

智慧养殖赋能,徽县牛产业向“新”提“质”

陇南日报记者 杨丽君

“哞、哞……”近日,走进位于徽县伏家镇山庄村的徽县瑞丰现代农业科技责任公司千头肉牛养殖基地,牛叫声此起彼伏,一排排钢结构的标准化牛舍,如同“联排公寓”映入眼帘,工人正沿着食槽投放草料,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低着头悠闲地咀嚼。

在这里,从场区到场间,闻不到一点异味。记者了解到,该养殖基地采用了国内先进的发酵床养殖技术散养肉牛,是目前省内第一家发酵床养牛场。

“这是发酵床,里面铺撒着生物发酵菌种与辅料稻壳、锯末、玉米面等。”徽县畜牧兽医站站长蔡应生指着牛脚下的“黑土地”详细介绍道,就是通过这些发酵菌分解牛粪,让牛场干燥无臭味,变成生物有机肥后直接还田。

“发酵床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牛舔食大量有益菌,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肉质也更加鲜嫩紧密。”蔡应生说,这项技术的运用还直接降低了养殖成本,中途无需人工清粪、打扫圈舍,饲养人员仅需两到三人,和之前的小型肉牛场相比,环境问题很好地得以解决。

智慧养殖效益高。该养殖场还采用了环境监测系统,一旦温度、湿度、氨气等环境数据出现异常,系统便会立即报警。

“我们已建成标准化牛舍5栋,饲料及干草棚600平方米,青贮池4个2520立方米,先后从宁夏、吉林引进西门塔尔良种肉牛共400头。目前,肉牛养殖存栏量位居全市第一。”徽县瑞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人豆恒怡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壮大肉牛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据了解,这个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饲养量1300多头。每年可出栏肉牛350头以上,总产值达到880万元以上。年消化玉米秸秆及饲料5000多吨,增加农户收入84万元,解决用工3000多人次,增加农民务工收入50万元以上。

瑞丰农业是徽县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徽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的肉牛企业来做大体量,并带动当地养殖户提升饲养水平,产业发展态势强劲。2023年,徽县新建千头牛场4个,其中瑞丰农业、富发农业、永弘嘉元已陆续投产;金徽农业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一期3000头/年建设项目动工兴建,年内投产。

智慧养殖赋能牛产业向“新”提“质”。蔡应生介绍,今年来,徽县持续做好肉牛项目建设引大引强引龙头工作,积极谋划推进肉牛养殖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10730万元,全力推动肉牛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在位于徽县栗川镇闫庄村的甘肃富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标准化肉牛养殖场,这里已建成标准化牛舍4栋占地3640平方米,首批引进了良种肉牛200头,目前牛长势良好。二期计划新建标准化牛舍4栋和相配套的饲养设施。

“项目达产后可养殖肉牛1000头,出栏500多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利润220多万元,带动农户种植饲草等100多户,增收150多万元。”富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厂长高原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徽县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探索形成“畜牧养殖—有机肥生产—蔬菜种植—玉米基地—秸秆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模式。截至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7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44%;全县饲草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饲草年产量可达7.88万吨,秸秆50万吨。

发展牛产业,壮大“牛经济”。目前,徽县肉牛存栏2.1万头,出栏1.04万头,产值1.87亿元,带动1.8万户群众实现稳定增收,通过以“产业+”模式推进牛产业规模不断提升,引领带动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杨丽君

责任编辑:顾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