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十年累计孵化企业超四百家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新安晚报

2014年,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024年6月25日,在第四届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论坛暨合肥创新院成立十周年主题活动开幕式上,合肥创新院发布了产业化成果:十年来,累计孵化企业超400家,孵化6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0多家“中科系”展示产业化成果

当天,在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产业创新中心,举办了成果展,集中展出了合肥创新院在大科学装置、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数字乡村、低空经济、精准肿瘤医疗及中医药现代化等细分领域孵化的40余家优秀企业创新技术和产品。

其中,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博士硕士为主,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智能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系统为核心,针对交通、物流、安保、环卫等行业的需求,开发出无人驾驶乘用车、无人驾驶摆渡车、无人物流车、无人巡逻车、无人扫地车等系列产品。“我们的无人驾驶清扫车‘骁清C01’为相对封闭园区环境提供智能清洁服务,可覆盖工厂、机场、社区、公园、校区等多场景。”中科智驰董事长、总经理江如海说,“骁清C01”从车辆底层、中央控制器、外观造型到软件算法,全部由中科智驰自主研发设计。

中科全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专注于充电桩、储能设备的研发制造,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光储充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液冷终端单枪输出电流可达到600A,短时可达700A,充电速度最快可达到充电一秒,续航超越一公里,充电速度很快。”中科全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推广负责人程彩虹介绍,液冷超充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充电技术,采用液体冷却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充电服务,解决了散热与大功率充电不可兼得的问题。

十年孵化6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合肥创新院院长吴仲城表示,这十年,合肥创新院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道路,专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两大未来产业,建立起创新院的“科创+产业”生态体系。十年来,累计孵化企业超400家,孵化6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合肥创新院孵化的企业中,有13家企业入围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首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在合肥所有新型研发机构中入围数量排名第一。

作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重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之一,下一步,合肥创新院将继续搭建产业与创新资源对接融合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集聚、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实现更多突破,让更多“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当天还举行了第四届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论坛启动仪式,一批重大平台正式入驻合肥创新院,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安徽省低空智联研究院、科大硅谷全球合伙人创新单元分别与合肥创新院签约。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实习生唐雪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