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国务院明确六大工作重点

界面新闻

关注

记者 辛圆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周二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明确了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等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六方面重点工作。

报告称,十八大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就,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过,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例如,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和要素获取等方面矛盾仍较突出,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还不充分,政策落实和服务供给还存在短板,有的地方政务诚信建设有待加强,企业账款连环欠问题尚需解决。有的民营企业发展方式粗放,管理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

围绕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报告提出了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报告提出,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尽快修订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推动落实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加快构建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

二是着力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报告称,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落实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措施,加大对初创期、种子期创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数据要素型企业做优做强。

三是着力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报告称,要推动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防范不当立案、选择性执法司法、趋利性执法司法或地方司法保护。避免超权限、超范围、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依法依规开展羁押、留置等措施,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审查调查工作。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完善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的制度安排。

四是着力加强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报告提出,要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对涉民营经济政策开展专项评估。持续拓宽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决策渠道。

五是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能力建设。报告提出,引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六是着力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报告称,规范涉民营经济信息传播秩序,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工作,批驳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言论。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5678”的形象比喻,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在中国经济疫后复苏疲弱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对经济前景存在一定担忧,这导致民企投资动力不足。去年以来,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持续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等制度性建设也正在提速。

2023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从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社会氛围等方面提出31条具体举措。一个月后,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在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五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

今年4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此前,《民营经济促进法》被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