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江苏涟水: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北青网

关注

转自:新华网

6月25日,在人大代表法律服务工作室,律师水燕平(右)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大精准对接群众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特长,按照“发起代表+共建代表+专家团队+支撑单位”模式,在特色产业发展、弱势群体援助、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先后建立农技服务、法律援助、企业服务、矛盾化解等17个人大代表工作室,使之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专业服务的“直通车”。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5日,在人大代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员凌磊(左)为市民做思想工作。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大精准对接群众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特长,按照“发起代表+共建代表+专家团队+支撑单位”模式,在特色产业发展、弱势群体援助、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先后建立农技服务、法律援助、企业服务、矛盾化解等17个人大代表工作室,使之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专业服务的“直通车”。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5日,在人大代表服务企业工作室,李中芹(右)在接待企业负责人。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大精准对接群众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特长,按照“发起代表+共建代表+专家团队+支撑单位”模式,在特色产业发展、弱势群体援助、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先后建立农技服务、法律援助、企业服务、矛盾化解等17个人大代表工作室,使之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专业服务的“直通车”。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6月25日,在人大代表服务社区工作室,董雅芝(右)在了解居民实际困难。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大精准对接群众多元化需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特长,按照“发起代表+共建代表+专家团队+支撑单位”模式,在特色产业发展、弱势群体援助、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先后建立农技服务、法律援助、企业服务、矛盾化解等17个人大代表工作室,使之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专业服务的“直通车”。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责任编辑:常林(EK00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