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可转债遭遇抛售,有何原因,还能投资吗?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wind

近期股市出现一轮回落,可转债受影响也纷纷下跌,尤其是跌破面值的可转债在逐渐增多,大行情回探下,可转债和正股表现如何,对比可知晓。

//  股指有所回落  //

从股市近期走势来看,短线市场经历了一轮小调整。6月25日,股指继续探底,目前还没有止跌的迹象。Wind行情显示,上证指数自5月20日创阶段新高后拉开调整序幕,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下跌6.47%。而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则见顶更早一些,5月10日高点以来至目前调整幅度分别达9.58%和10.53%,较上证指数明显要弱。

//  可转债指数有所下探 //

可转债上,以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来看,同样有所回落。Wind行情显示,在股票下跌带动下,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和上证指数一样也是在5月20日创出高点后逐步回落,一个多月以来,期间累计跌幅6.47%。和上证指数跌幅持平,明显小于深成指和创业板指。

//  跌破面值越来越多  //

截至6月25日收盘,Wind数据显示,目前532只正常交易的可转债,已有95只跌破面值,占可转债市场的17.86%。从上述可转债指数来看,上周四至本周一,三个交易日在加速下跌,因此跌破面值的可转债家数也在快速增加,其中6月24日周一达到最多97只,周二稍有下降。

具体来看,目前正常交易的可转债中,价格最低的是中装转2,最新的收盘价为30.41元/张,不足面值的1/3。在持续创新低下,仍没有止跌的迹象。主要是公司股票变更为ST后股价连续下跌,可能遭遇退市,因此可转债可能出现兑付风险。

可见近日可转债经历了一轮重挫,主要原因是市场担忧可转债转股,权益市场不佳下,价值无法保证。此外上市公司兑付风险,尤其是近年来无法兑付违约的可转债时有出现,从而使得可转债债底价值也出现一定的存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低价转债相较于信用债存在明显的信用下沉特点,对于投资者而言容错率较低,因此主流机构倾向于对弱资质转债及时、密集出库。叠加近期A股市场行情低迷、评级调整与问询函发布、个别弱资质转债即将面临到期兑付的问题,对投资者决策有所影响。

//  正股与可转债涨跌对比  //

以本轮自5月20日回落以来,1个多月正股和可转债均跌多涨少。具体来看:

1、 可转债方面,Wind数据显示,目前正常交易的532只可转债中,期间共有53只上涨,占比10%。总体上可转债平稳,跌幅10%以内高达374只,占据绝大多数。

2、 正股方面,Wind数据显示,目前532只正股共有65只上涨,较可转债数量稍多。不过正股下跌10%以上占据绝大多数,跌幅更大,占比也超过65%。

总体可见可转债涨跌幅度要小,平稳一些。而个股跌幅大的多,表现更弱。

//  可转债后期还能投资?  //

西南证券杨杰峰分析认为,近期低价可转债连续下行,主要原因为部分低价可转债发行人的偿付能力已经受到质疑。尽管其价格已经足够低廉,但由于转股溢价率仍较高以及正股可能本身已经面临退市压力,难以通过转股退出,“进可攻”“退可守”恐均落空。当前来看,在较长的时间维度内、对于存在瑕疵标的进行充分剔除之后、选取足够数量低价可转债构建组合,可能仍有相对较高的胜率。

山西证券认为,市场对个股退市、评级下调等事件担忧已过度,部分个券存在错杀现象。同时,个券市价中位数位于过去三年合理区间下限,显示市场整体处低估状态。展望下半年,认为过度担忧终将缓解,同时随着中期时点过去,流动性将重回充裕,市场或逐步转暖。即便市场保持平稳,挖掘个券、寻找结构性机会也将是下半年主题。

民生加银基金分析认为,在当前权益市场预期改善、纯债机会成本降低的环境下,资金有望回流转债市场,转债较好的赚钱效应有望延续。因此我们对转债市场维持积极态度。在择券上,从历史情况看,基于低估值转债的投资策略长期超额收益显著,因此选择这样的转债来构建组合底仓,此外还将自下而上挖掘优质股性转债增强产品锐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