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老破旧”变身美丽家园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河北日报

张家口市改造老旧小区近七百个

“老破旧”变身美丽家园

河北日报记者 李艳红 通讯员 李玉峰

6月20日,家住张家口市万全区万盛苑小区的居民们在小区步道上悠闲散步。眼前的万盛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去年以来,该小区被列为老旧小区改造对象,经过改造,万盛苑从原先的“老破旧”变身为现代化的新小区,600余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近年来,张家口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市品质、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不断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从“面子”到“里子”,从“硬件”到“软件”,一个个老旧小区焕发出勃勃生机,给群众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2018年至2023年,该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47个,总投资34亿余元,涉及26万余人。完成各类老旧管网改造35万余米、外墙保温改造约800万平方米,新增地上停车位约1000个、健身场所105处、绿地53处,有效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今年改造老旧小区41个

涉及7个县(区)3366户

张贴保温板、修建围墙、改造电网……6月19日,赤城县原黄金局家属院内,两栋30多年楼房的改造施工正在紧张进行。赤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政科科长聂明雷介绍,工程队5月进场,目前工程进度完成40%以上,9月底将全面完工。“我们不单单针对外墙、地面等‘面上’工程,还要对小区上下水管网、雨污分流设施以及化粪池等‘里子’工程进行彻底改造。”聂明雷说,小区改造完成后,困扰居民居住环境的诸多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全市范围内,今年有41个小区启动改造工程,涉及7个县(区)3366户,共31.4万平方米,计划投入改造资金1.42亿元。张家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科科长杜继鑫介绍,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进场施工,正在有序推进。

“针对张家口特殊气候条件、施工期较短的情况,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按时推进,我们对所有的项目提前谋划、高效推进。”杜继鑫介绍,今年的改造项目在去年10月份就开始组织实施,各县区政府抢抓时间节点,将规划设计、工程立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提前安排部署。所有改造项目于今年4月底前全部完成施工手续办理,同步进场施工。

今年老旧小区改造还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杜继鑫介绍,今年在做好基础设施改造的同时,结合小区实际环境,将重点推进养老、助餐、托幼等设施的建设,并鼓励将加装电梯列入改造内容。同时,按照省、市关于住宅小区消防安全整治工作的要求,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列入必改内容,要求在场地允许的小区应建尽建,对场地不允许的小区则在社区周边统筹推进建设。

多方共同参与

老旧小区改造模式逐渐成熟

“社区先进行摸底,并征求小区居民的意见。在确定改造对象和改造内容后,再上报至街道办事处及住建部门,通过竞争性评价机制,最终确定被改造小区名单。”杜继鑫介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并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该市充分调动小区所在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小区居民等积极性,逐步建立了政府统筹、街道办事处组织、社区居委会实施、居民参与以及市场介入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改造模式。

该市在实施过程中采取“3个80%”的指标要求,即小区80%以上的居民同意,方可纳入改造计划;改造方案经80%以上的居民同意,方可组织实施;改造效果经80%以上的居民同意,方可组织竣工验收等。杜继鑫介绍,改造模式逐步完善成熟,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推进更加得民心、顺民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造模式的探索中,张北县从2021年开始积极推进群众出资参与改造,即按照项目投资金额,政府出资80%、群众出资20%。3年来,该县通过这一模式,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改造完成老旧小区36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确保改造项目效果,张家口市还建立了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评审备案制度,全面强化评审的作用。按照程序,每年一季度,住建部门邀请专家对改造方案进行集中会审,改造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并且在改造实施过程中,住建部门还对照改造方案,逐项进行检查验收,对未按照改造方案施工的,责令即时进行整改,最大程度确保项目改造效果。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老旧小区改得好还要管得好

楼道一周一清扫,小区院落地面、通道等场所一日一保洁,大门设置门禁系统并设专人值守……6月19日,张家口市桥东区工人村一处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环境干净整洁、管理秩序井然。负责该小区物业管理的是由桥东区成立的国有物业公司——东惠物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以来,已接管改造后的老旧小区231个,涉及600栋楼3.3万户居民。可以说,对无物业的老旧小区实行了全面兜底管理。”东惠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冯晓翠介绍,在该公司提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物业服务之下,原先物业缺失的老旧小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仅保安、保洁等物业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维修等均得到有效保障。

老旧小区改得好,还得管得好。杜继鑫介绍,由于各种原因,该市老旧小区大多存在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为巩固提升改造成果,该市坚持改管并举,按照“一次改造、长期有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机制,取得显著效果。

据介绍,针对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问题,该市目前已探索推行了4种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一是鼓励辖区规模较大的物业企业接管老旧小区;二是在办事处和社区的帮助下,引导小区居民实行业主自治;三是成立国有物业公司接管无物业老旧小区;四是通过“拆墙并院”方式,整合物业管理区域。在2023年改造完成的96个小区中,有66个小区引入物业企业管理、30个小区实施了业主自治。在今年实施改造的41个小区中,已有26个小区群众愿意引入物业企业管理。

同时,该市全面完善小区内公用设施管理机制,对水、电、气、热、邮等公用设施探索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通过采取创新物业服务管理模式与政府保障兜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多方主体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后期管理。

从去年开始,该市全力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工作。该市国有企业兜底管理包括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在内的小区614个,所有小区逐步实现路平、地净、垃圾及时得到清运的良好管理局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