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重大项目节地有良策

四川日报

关注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

    近年来,四川积极探索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推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质增效。为积极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当前,自然资源厅正持续开展节地案例库建设工作,并发布第一批重大项目节地案例库,“晒”出多个行业节约用地新探索。

    共享交通廊道

    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下铺”

    从成都市区出发,开车驶上前往天府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途经天府新区,各类厂房、民居等建筑密布。其中,有17.3公里的高速公路采取高架桥的形式,高架桥下方,是另外一条城市道路,通往武汉路东段。

    这里采用的是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上下分层共享交通廊道立体空间节地技术。项目在规划时,就高度统一高速公路和市政道路的走向,创造集约利用通道资源的可能。在建设时,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采用高架桥,在桥梁墩柱布置时预留了足够空间,方便底层空间设置城市道路,集约通道资源,共享立体空间,减少综合占地。

    “节约土地1300余亩,并为城市发展预留了充足的横向联系通道。”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这种技术适用于穿越城镇密集区,在城镇化程度高、城市地少人多的区域建设的公路项目。

    几乎不另外占地

    高速公路车道“四扩八”

    成都至彭州高速公路原路为双向四车道,因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2016年10月启动四改八扩容改造。

    18公里的高速公路,两侧几乎都是永久基本农田或者大型厂房、建筑等,新增用地极其困难。通过采用节地技术,车道实现“四扩八”的同时,基本没有新增用地。相较于同类型公路项目,节约土地405亩。

    “一方面,通行成彭高速公路的小客车比例接近70%,原路改扩建时,内侧4个车道设置为3.5米宽,仅限小客车通行,外侧4个车道为3.75米宽,客货混行,路基宽度压缩了1米。另一方面,全线设置了路肩墙,收缩坡脚。从道路横断面看,通常上窄下宽的梯形,变为了上下同宽的矩形。”上述技术人员介绍,这种挡墙收缩边坡坡脚技术,可为用地极其受限的高速公路扩容项目提供参考。

    兼顾生态和节地

    鱼儿坐“电梯”洄游

    全国重点水利工程、达州首座大型水库——土溪口水库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为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链条的破坏,土溪口水库项目将为鱼儿建设通道,让鱼类洄游产卵之路更通畅。鱼道式过鱼建筑是常用的工程过鱼方式,但由于土溪口水库坝后边坡陡峻、水速过快,为满足鱼类溯游坡度要求,鱼道式过鱼建筑需要绕开陡坡地形,鱼道设置长度更长,占地面积更大。

    经过综合论证,项目选择占地面积更少的悬索式升鱼机作为过鱼建筑。“升鱼机就是给鱼乘坐的‘电梯’。”上述技术人员介绍,升鱼机有轨道式升鱼机、悬索式升鱼机两种,均符合土溪口水库实际情况,不过前者占地面积是后者占地面积的3倍。通过优化鱼道设计,采用悬索式升鱼机过鱼建筑,与同类型过鱼建筑相比,节约土地7.665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