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81家港股公司年内回购总额超千亿港元 小米集团等新经济概念公司成回购“主力军”

证券日报之声

关注
港股k线

港股k线

本报记者 向炎涛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收盘,年内共有181家港股公司回购股票,累计回购金额达1180亿港元。

例如,6月24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当日回购231.38万股股份,回购价格为17.6港元/股至18港元/股,回购金额4117.87万港元。

事实上,自今年3月底以来,小米集团就开始密集回购股份。在此次回购前,小米集团今年已经累计回购股份13次,回购总额26.64亿港元。加上此次回购股份,今年以来,小米集团累计回购股份金额达27.049亿港元。

而在小米集团回购的过程中,其股价也随着小米汽车的发布而节节攀升,这使得小米集团的回购价格水涨船高。截至6月25日收盘,小米集团报收17.78港元/股,总市值为4449.13亿港元。

除了小米集团,港股新经济公司也是今年回购股份的“主力军”。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回购股份金额最多的为腾讯控股,回购金额达483.38亿港元。此外,美团-W今年以来回购金额达124.46亿港元,快手-W今年以来回购金额达19.54亿港元。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港股回购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上周(6月17至6月21日)港股回购金额共计97.3亿港元,创2010年以来单周回购总额新高。对比来看,2023年全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总额仅为1245.6亿港元,而今年以来累计回购金额已达1180亿港元。

“港股上市公司今年以来纷纷回购,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港股指数整体下跌,相对于美股来说,港股估值较低。上市公司大股东认为公司股价偏低,基于对公司的看好且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所以选择回购股份。”独立股评人岑智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表示。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随着港股市场的逐步回暖,为回购股份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其次,部分公司可能为了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提高投资者信心,从而实现更好的业绩和股价表现。此外,不少公司也可能将回购视为一项合理的现金管理手段,保证公司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港交所本月生效的“库存股新规”,也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提供更多便利。今年4月份,港交所修订发布《上市规则》,引入新的库存股份机制,该“新规”于6月11日正式生效。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回购所得的股份无需尽快注销,以库存股形式存在,可供以后再出售。

“新的库存股机制为公司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回购渠道,有利于提高回购规模和效率,将有助于改善港股市场的股权结构,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柏文喜表示。

柏文喜认为,目前港股回购活动增加和新的库存股机制的实施表明市场信心正在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港股市场的未来表现提供了积极预期。但市场状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状况、国内政策环境、公司业绩等。投资者在投资港股时仍需谨慎,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合理配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