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支持科技创新 金融业要全方位发力

证券日报之声

关注

朱宝琛

近日,天津市首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贷款先后为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授信;北京经开区设立首期规模10.01亿元的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用以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经开区……这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进步、产业向新,需要更多金融活水的滋养。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有力支持了科技创新。

在日前召开的2024陆家嘴论坛上,多位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集中发声,释放出金融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信号。这些铿锵有力的声音,将有效提振科创企业、科研人员的信心,有助于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有机结合、良性循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充分转化。

笔者认为,支持科技创新,金融业要全方位发力,充分发挥“加速器”“催化剂”的强大作用。

首先,从资本市场层面看,要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效应。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提出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等措施;今年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举措。

这些举措指向明确,将有效激发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其次,从银行业层面看,要发挥“生力军”作用,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比如,科创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要引导银行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针对性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要将科技金融与普惠金融有效衔接,特别是面对科创企业的金融需求,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满足企业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

最后,从保险业层面看,要加快健全相关保险产品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保险要为科技创新提供风险保障,降低科技创新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其二,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来源稳定、运用灵活的耐心资本优势,能够很好契合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一系列举措有望推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日前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完善“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机制,更好发挥集成电路共保体作用。加大保险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创业投资等支持力度。

总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金融业大有可为、空间广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