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鼓励放宽汽车限购 多部门加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着需求不足等困难挑战,着力扩大内需成为了当务之急。

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下称《措施》)的通知,旨在顺应消费场景变化新趋势,推动科技成果在消费领域加快应用,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措施》提出要培育餐饮消费、文旅体育消费、购物消费、大宗商品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社区消费等六大类消费新场景,并细化了17条具体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措施》对一些新潮的消费领域做出了政策引导,包括鼓励发展低空旅游等旅游新产品,培育国货“潮品”消费,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研发融合数字孪生、脑机交互等技术的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等,从而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时出台《措施》有三点考虑:

第一,将进一步细化国内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措施。今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二年,国内仍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国际经济形势也越发复杂。多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出台《措施》,将在促进消费复苏的同时优化消费场景,释放国内巨大消费需求潜力。

第二,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我国已进入消费升级阶段,国内居民消费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拓展,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特征明显,消费者对消费品质与体验要求不断提升。《措施》将加快推动国内消费场景升级和供给优化,更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第三,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长期看,我国消费问题的矛盾在供给端,国内产业需要围绕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加质量优良、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措施》的出台将在优化供给的同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汽车消费新场景

针对汽车消费,《措施》提出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很多城市实施汽车限购政策,这对汽车消费增长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当前可以尝试放开燃油车限购,推动汽车市场全面增长。

《措施》提出,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安排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汽车置换更新。对此,崔东树表示,未来在汽车领域的以旧换新工作重点是促进汽车报废便利化,从而加速汽车消费循环。

此外,《措施》还提出,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开展智能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结合汽车赛事、自驾露营、汽车文化体验、汽车改装、汽车租赁等,丰富汽车后市场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

崔东树表示,当前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驾乘体验主要集中在电动化上,智能化方面相较于消费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自动辅助驾驶等很多智能化服务都是免费附加的,消费者对电动车智能化服务的支付意愿不高,很多高端智能网联汽车的销售情况不佳,这说明车企在智能化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力。

“智能网联汽车普及对自驾露营、汽车文化体验等都有带动作用,能给消费者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带来个性化的消费体验,让旅游与自驾有效结合。”崔东树表示,汽车电动化后给自驾体验带来了巨大提升,可以旅游为切入点,牵动自驾游发展,带动汽车销售、汽车租赁等消费升级。

推动供需形成良性循环

周茂华表示,本次文件亮点颇多。在培育餐饮消费新场景方面,通过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打造美食名村,推广传统美食,满足市场美食消费需求,可以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促进居民就业和增收,活跃区域市场经济,释放消费和经济潜力。

在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方面,周茂华表示,当前我国处于消费升级阶段,居民文旅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居民对形式丰富、高品质、个性化的文旅服务产品需求旺盛。国内出台政策引导和推动市场创新发展多种主题旅游(冰雪、海洋、红色、康养等),文旅与体育娱乐相结合等,将促进市场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文旅服务需求。

周茂华还表示,国内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购车限制等,有助于释放商品消费潜力;同时,稳步推进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等试点,汽车关联行业多,不仅有助于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新场景,释放巨大商品消费潜力,同时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加快创新发展,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

此外,近年来国潮品牌发展迅速,得益于我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市场供给品质,同时国内消费需求也在逐步转向升级。

对于《措施》具体落地,周茂华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第一,要强调政策措施落实。需要加强多部门配合,对各措施实施进行细化、落实,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第二,要顺应新消费、新业态发展不断完善市场监管规则。加强部门协调,维护市场正常竞争秩序,规范行业发展,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

第三,要针对不同行业面临的难点与堵点进行突破。我国区域发展与行业差异较大,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财税、金融、货币及产业方面政策协同,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促进行业加快发展。对于银发、托幼等服务供给方面,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快补齐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加快健全和完善行业标准等,促进供给质量和数量双升,让供需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见习记者周頔 编辑:张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