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零开始到跻身国内保乳率第一梯队,这个科室用了30年

市场资讯

关注

转自:医学界

撰文 | 姚   远

采访 | 魏欣然

位于辽宁抚顺市顺城区沈抚北线75号的抚顺市第四医院,一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几栋黛瓦屋顶和红色砖墙的建筑。虽然是一家三级医院,但它却承担着全市230万人的肿瘤、结核两病的防治重任。其中乳腺科是该院的口碑科室,慕名而来的乳腺癌患者络绎不绝,不少技术填补了该市空白。而这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第四医院副院长兼乳腺一病房主任赵海。

1992年大连医学院毕业后,赵海就到抚顺市第四医院,从白手起家开辟一个全新科室到打造金牌科室,“和患者交朋友”,花了近30年时间。只要患者是一期乳腺癌,他所带的团队90%以上可以做保乳手术,如今,整体乳腺癌手术保乳率可以达到50%以上。即使放眼全国,这依然是一个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数据。

年手术量从十台到千台,

小医生发现大机会

抚顺市别称煤都,作为中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是辽宁省重要老工业基地,职工医保群体基数庞大。

1994年,刚参加工作两年的赵海就接到了老主任开拓新治疗组方向的任务——从事乳腺疾病的诊治预防。彼时,专门成立这一方向治疗组的,辽宁还有2家,一家是辽宁省肿瘤医院,另外一家是鞍山肿瘤医院。

当时,医院还与保险公司一起合作承担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的工作,赵海一头扎了进去,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

一边,诊疗组一年到头乳腺癌手术量也就10-20台,“别说科室,就是一个诊疗组,这么点工作量都很难支撑下来。你肯定得想办法把业务拓展起来。”赵海回忆道,老主任的态度倒很佛系:要是发展不起来,还可以回到普外科。毕竟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还有很多发展机会,患者源也不缺。

另一边1994年10月到1996年3月,近一年半时间里赵海都要在门诊连轴转上7天班。其中80%的患者来自普查群体,这让他真切意识到这部分群体,尤其是那些患者的需求,组建一个科室完全没有问题。

“(19)95年年底,乳腺门诊的营收已经突破10万元,而当时营收只有诊查费和挂号费两部分来源。到了(19)96年年初,一个月的门诊营收已经达到1.5万,全年很快就突破了20万。”再复盘当年仅花了一年半时间科室就从小变大,赵海认为,第一是满足了患者潜在需求,第二是治疗组定位清晰,给当地老百姓看病提供专业感:“别的医院都是普外科看乳腺,这家医院有专门的乳腺科看。”

截至2024年,乳腺科已经发展为2个科室、70张床位、年手术量1000台左右,就诊患者人次将近4000人。

半年泡在病理科不断总结,

人送美誉“手赛CT”

在周边人眼中,赵海是个狠人,为了能够掌握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啃下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硬骨头。

诊疗组刚开始时条件有限,只有一台分辨率很低的国产钼靶以及一台黑白B超,乳腺癌的辅助诊断常需要依赖于医生双手,也正因此被誉为黄金三组合,三者缺一不可。

起初,赵海的手诊也并不见长,但经年累月的患者诊疗,他不仅将各种手感记录下来,而且还较真死磕,上午出门诊,下午做手术,等到一周把所有材料汇集齐全后,追到病理室缠着师兄,在显微镜下一一看患者病理切片,坚持了半年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这些组织在显微镜下,有些很白很致密,像大理石石板一样,有些又是黄白相间的,有些又是三维结构的。虽然是一双手在摸,但实际上大脑中已经形成反射链,手感和影像结合起来,你能预判她的手术结果,术后有没有复发的可能。”赵海分享道。

就这样,从肉眼宏观到微观,他将一个个病例资料完全串起来,最终建立起对疾病的深入理解,并且将手感和检查结合起来,给患者可靠的诊疗意见。从医以来,赵海看病几万例,手术几千例,从来没有发生过误诊和医疗事故。他的手诊被患者称为“手赛CT”。

2周啃下6000张钼靶片子

除了在常规技术上胜人一筹,赵海对新科技也很热衷。当他了解到先进钼靶机最小可以观察到0-2毫米的钙化时,便向医院申请采购。但当时省内并没有可以学习操作的医院,于是赵海向科主任申请前往浙江省中医院学习。“1个月时间,我们肯定把技术学回来,让机器运营起来,把早期癌症患者筛查出来!”

到了浙江省中医院,对方把自己6000多张片子全给了赵海。他一边看片子,一边看报告,一开始找不到片子上描述的报告,对方指导他要配个放大镜,在那个区域找大致什么样的结构。“人家工作量也很大,在对方帮助下看完了1000多张片子,剩下5000张就自己啃。”赵海回忆道,“刚开始肯定很慢,后来一咬牙,剩下的几千张我不看报告只看片子,自己写报告,然后再对比。”除了阅片本身的难度,影像科医生和外科医生的临床专业术语也有很大区别,“最后1000张,我开始自己独立写报告,然后看跟人家写的报告差距在哪里,你的诊断结论至少要和他吻合80%,才能有信心回去以后独立开展这项工作。”

为了不浪费宝贵时间,在医院放射科他干嚼了两箱方便面,每天只睡3个小时,去厕所都是跑着去跑着回,在2周内看完了6000张钼靶片子,而这中间涉及的学术知识本该用一两年时间才能学完。学习结束后他人瘦了一大圈,眼睛也凹了进去。“当时,家人见了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我被打劫了!”

学成归来,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赵海还兼科室放射线钼靶报告解读的重任,签发了一张张钼靶报告单。

地级市医院:

不追求大而全,要差异化发展

抚顺市第四医院乳腺科的发展着实借力了一把时代的需求,但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就能迅速壮大,更离不开赵海对于临床技术的孜孜以求,毕竟打铁还要自身硬。如今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赵海的身份也从科主任成长为一名副院长,对于患者、科室、医院的管理发展又有了新的思考。

大众认知不同,保乳最大的阻力不在于患者本人,而是患者的家人——对乳腺癌深深恐惧,只想一切了之。但事实上,有数据显示30%以上切除乳房的患者需要面临婚姻问题、个人情绪问题。“患者常说,‘是我爸(妈)、姐姐、丈夫不让我保乳的’。医生要听懂言外之意——我想要,但他们不要。女性都是爱美的。”赵海分享道,碰到这种情况,他会要求患者直接把对方家属带过来由他来谈。最近几年赵海这方面的工作减少了很多,因为当乳腺癌保乳患者来定期复查,出现在新患者面前时,已经是最好的说服。并且新老患者微信群里相互交流时,老患者既热情又回复快速,且大多比较专业,让医生节省了患者管理这块不少精力,更多时候乐见其成。患者的以身说法,增加了医患间信任,医患沟通更加顺畅了。

晋升副院长后,赵海还将科室一分为二,建立了乳腺病房一区和二区。“把科室一分为二,我能抽出更多时间管医院层面的事。”分科之时,赵海便明确要求两区不要形成竞争关系,而是差异化发展,并要求两个科室追求前沿,年年突破,并相互分享。“比如他们科室今年重点做保乳率,我们今年就重点做乳房重建。”有一年二区科室将重点设定在改良整形切口,第二年就继续切口的改进,本来切口在乳房侧面,后来改切到腋窝,不断地把伤口位置向隐蔽方向发展。就这样两个科室良性发展,不断提升临床水平。今年年初,科室还成立了乳腺整形外科病房,将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普通人群乳房外型调整等方向作为发力点。

身为副院长他也常常面临荣誉分配的难题。赵海表示,自己所管科室几乎没有拿到过荣誉。但他也表示,相比荣誉他更看重患者口碑,凡是他所管科室都要求患者入院时是患者,出院时都能处成朋友,十年二十年还能与你联系。“我们抚顺特点是流动人口少,大家求医更看重患者口碑、朋友传授。也正因此医生要保证患者出院时是满意的,要学会打造自己的口碑。”有些即使不是自己的科室的疾病,患者往往也会找管床医生咨询推荐,无形之中也进一步提升了双方的关系。

身为地级市医院,抚顺市第四医院也需要处理上下级医院的关系,尤其是其距离省会沈阳只有1个小时车程。赵海坦言压力也有,但始终坚持认为医院的发展由其地理位置、等级规模决定,只靠与省会大医院学习并不是明智选择,相反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承接由大三甲医院转诊过来的患者定期诊疗工作,保证患者接受符合标准的医疗服务。而对于下级医院,赵海则表示:“你不能把患者都留你这,可以下转的患者就应该留在当地,当地医生有疑问时可以提供远程协助,解决不了的再转过来。”让患者少跑路、少折腾就能实现同质化医疗,这才是分级诊疗下,医院发展的方向。

赵海副院长身上流露出的不仅是对医学深入研究的专注,还有对医术精进不懈的追求。他同样以一颗慈悲心肠对待患者,勇敢地承担起了解并化解他们内心困扰的责任。在科室发展与医院定位上,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于现实,同时展现出了卓越的沟通和管理能力,无论是与上级还是下级医院,都能和谐高效地处理关系,堪称一位杰出的管理者。

专家简介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抚顺市肿瘤医院(抚顺市第四院)副院长兼乳腺科一病房主任,三级主任医师。1994年前在普外科工作,1994年后医院成立乳腺外科组开始专项从事乳腺外科工作至今,先后开展多项新技术,填补抚顺市乳腺外科领域空白,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保乳术、中央型肿块保乳整形修复术,乳腺微创旋切术等,近十年又独立开展假体和/ 或自体组织乳房一期、二期重建术,乳头再造术,缩乳术等,将整形外科和肿瘤外科完全融合在一起。对乳腺癌的综合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保乳手术比例达到50%以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