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构建“三全育人”创新模式 “五育融合”工作格局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光明日报

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加强党的领导,秉承“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学以成才为志,教以立德为先”的办学理念,牢牢把握“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校企结合”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思政融合育人、“家校社企”四方深度融合,不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三全育人”新模式,成效显著。

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建引领育人体系。学校党委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为学校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积极引导德育主任、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等德育队伍在“思想政治引领工程”“意识形态铸魂工程”“师资队伍提升工程”“组织建设强基工程”“群团聚力固本工程”“党建与业务融合工程”“‘四个校园’建设工程”七个工程方面推进工作,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凝聚育人合力,全员协同合作,多方优势互补,不断完善校园育人机制。

健全工作机制,打通思政融合育人通道。学校制定“三全育人”工作制度和实施方案,健全全员协同育人机制,以党建“春雨行动”项目为抓手,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行政及后勤人员等全员纳入育人主体,严格岗位职责,推动部门间、校企间、家校间的有机配合和协调联动,激发全员育人积极性。

实施精准思政,提高课程铸魂育人实效。学校书记、校长协同推进,强化思政课学习,把准党政同心“定盘星”;开齐、开足思政课,坚守思政教学“主阵地”,推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课程思政团队,以省级课程思政《语文》教学团队建设为创新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先后成立“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中心”“名班主任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以“导、帮、带”提高育人能力,发挥思政教育“压舱石”作用。

深化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学校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推进“双百工程”建设;聘任劳动模范、技术能手、道德楷模等担任德育导师。以企业需求及区域经济契合度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目前,学校累计合作企业46家,拥有校外实训基地36个。

“五育”融合“心育”,加大心理健康育人力度。学校建立“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工作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开展“五育”并举研究课题申报和实践工作;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完善设施,开足课程,建立“一生一档案”制度,突出心理育人特色,构建形成“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坚持立德树人,塑造中职管理育人特色。学校围绕“懂传统、知礼仪、守纪律、爱学习、有能力”5个目标,积极探索实践“驻校教官533管理模式”,依托驻校教官“思想引领、素质拓展、精细管理”3大服务体系,精心打造“规范入门、精进成长、突破提升”3个校园德育实践阶段,渐进式实施“驻校教官533管理模式”,形成程序化、规范化育人环境。

联合家校社企,厚植四方协同育人沃土。学校搭建“家校社企”德育实践平台,建立常态化活动机制:组织成立“家委会”,举办家长学校教育活动,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争取行业及社区支持、参与学校德育实践工作;推进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健全德育评价体系,形成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多元参与、多维评价的德育综合实践机制。

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通过持续推进“七个工程”,不断完善多元协同育人体系,深入打造“政校企行家”党建品牌,育人成效显著。2023年,学校被确立为福建省中职学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培育对象,连续多届获得“福建省文明学校”、连续两届获得“福建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0年学校被评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2021年被确立为“福建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作者:刘晓斌 蔡双文 张杭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