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科右中旗: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周丹丹

日前,随着“北疆文化润家园暨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在广场、社区热闹“开集”,兴安盟科右中旗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共同参与这场展示团结和谐、幸福生活的文化集会,“秀”出看得见的幸福感。

近年来,科右中旗强化党建引领、阵地建设、载体创新、辐射带动四项举措,有形有感有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常老师的这堂课让我们记住了‘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我以后更要立足岗位争先创优,用心呵护来之不易的‘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聆听了科右中旗党校教师常文强面向公安干警开展的“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集中宣讲后,干警代表激动地说。

“在与各地各部门党员的交流中,我感到教学相长、常学常新。”常文强介绍,围绕“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年初以来科右中旗组织党校教师深入各地各部门开展专题宣讲30余场,覆盖党员干部1500人次。同时,旗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党建联系点讲专题党课,120余名蒙汉兼通的嘎查党支部书记、老党员结合党课话党恩、谈变化,2300余名干部参加主体班次20余期轮训课程。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科右中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等各项党建工作和主题活动中,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在全旗党员干部中“全面沸腾”。

黄河、长江、汉字、二十四节气……在“礼颂中华”综合展里,中华文化符号带人们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农机具研发技能教学、民族文化知识宣讲、社团非遗体验活动……科右中旗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各族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

五角枫林绚烂、节目精彩纷呈……一年一度的“五角枫文化旅游节”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在阵地建设上,科右中旗以“有形”彰显为目标,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精神谱系主题广场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美好生活·与法同行”公交数字阅读微空间站等矩阵。成功申报盟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3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创新基地”6处。挖掘五角枫“团结树”内涵,在中影制作基地、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等景区景点,举办图片展、摄影展、文化旅游节、音乐节等“五角枫”品牌文旅活动。

“请大家一起跟我读这些常用句子。”在巴彦呼舒镇乌逊嘎查,农牧民群众再次相约国通语小课堂,“丹枫”国通语推普志愿者带领大家学说普通话。

润物“有声”,方能润心“有感”。科右中旗创新实施“丹枫”润心工作法,设立丹枫理论宣讲队、丹枫文化惠民队、丹枫法治宣传队等6支队伍,在各个领域推广普通话。全旗各地各部门开展“中华文化大家学”“石榴籽同心筑梦”系列主题活动6000余场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系统工程,“壮骨强肌”的队伍有了,怎样才能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科右中旗开展了“旗县互嵌”促振兴行动,通过产业互助、文化互鉴、群众互融三个方面互嵌式发展,推动与友邻旗县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同上“第一课”,同种“连心树”,同说“团结话”,同奔“致富路”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同”行动,让各项工作与主线工作同频共振。精心打造“阅‘枫’华”6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精品线路,在文旅融合中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

以仁心救病患、用大爱济苍生的草原医生王布和;扶弱助困、无私奉献的道德模范郭凤海;带领众多草原绣娘走上致富路的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在科右中旗,这些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范本,也走出了一条以辐射带动为发展“聚气赋能”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加强教育引导。开展“党组织书记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活动279次,受众20余万人次。常态化开展民族领域法治宣传教育500余次,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拓展宣传领域。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放大示范效应。2012年以来,全旗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个、模范个人1名,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7个、模范个人8名;被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级8家,全盟“石榴籽家园”18个、“最美石榴籽家庭”180户。

如今,科右中旗不断深化创建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土地常开长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