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投资者体验不佳 养老目标基金规模持续下滑

媒体滚动

关注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北京报道

近日,“人未退休,养老基金先清盘”成为热门话题。随着嘉实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FOF发布清盘公告,年内已经有4只养老目标基金先后进入清盘。

近年来,权益市场表现欠佳,养老目标基金规模持续下滑,业绩表现也出现一定分化,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一位基金公司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目标基金本身是Beta(承担市场风险所带来的收益)+Alpha(个股的收益与大盘指数收益的差值),再突出的Alpha也无法战胜Beta。投资者进行基金投资的目标是财富增值,风险偏好不尽相同,但落脚点都是资产的收益。目前,养老目标基金的绝大部分资产均是集中于国内的股票、债券。以权益基金为例,大部分基金、股票指数较之2021年的高峰回撤超过30%,其间债基均在10%左右,基金经理会起到一定的动态调整的作用,但仍然受到市场Beta的制约。近两年,投资者整体的持有体检欠佳,虽然大部分FOF(基金中基金)的净值下跌幅度不高,但是投资者普遍的心态是“小亏即赎、大亏套牢则被动持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老目标基金整体规模缩水。

投资者接受度不高

6月18日,嘉实基金公告称,若截至2024年6月25日日终,旗下嘉实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FOF的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两亿元人民币,则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嘉实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混合(FOF)或将成为年内第4只退出市场的养老FOF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已经有3只养老目标基金先后进入清算程序,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诸多投资者买养老目标基金是为自己退休之后的养老生活做准备,可人还没退休,买的养老目标基金先没了,有违常理。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养老目标基金的规模也在持续下降中。根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提供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养老目标FOF基金的规模为586.66亿元。同时根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全部养老目标基金规模下降11亿份,2023年初至今,养老目标基金整体规模下降了144亿份。

根据基金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6月12日,市场上共有273只养老目标FOF基金;截至一季度末,175只规模小于2亿元,占比64%;其中,62只规模小于0.5亿元,占比23%。

一位基金公司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养老目标基金规模下滑,是由于投资者目前参与热情不高,可能是受股市环境不佳,客户无赚钱效应等因素影响。另外,很多普通投资者对于养老FOF的投资策略和产品定位尚未有清晰认识,所以,养老目标基金未来空间巨大,有望迎来巨大需求,但任重道远。“未来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让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和培育养老市场,进一步挖掘目标客户群体。”该人士说。

关于保壳还是清盘,该人士指出,这一般取决于产品本身的规模、市场行情以及基金产品的属性。如果FOF规模不是特别小,基金公司就可能具有比较强的保留动力,但如果FOF规模过小,且保留基金的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基金公司有可能会选择清盘。另外,若市场行情企稳且逐渐向好,基金公司认为FOF分散化投资的特点依然可以获得投资者青睐,也可能会选择保留FOF产品。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指出,养老目标基金规模持续缩水,一方面是受近期市场下行所致,另一方面当下投资者普遍对持有期较长的养老基金产品接受度较低,叠加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策略相对复杂,使得多数养老目标基金的规模出现小微化的特征。此外,从基金运营模式来看,目前养老目标基金多数采取发起式设立,这种模式在基金合同生效阶段对募集资金的门槛较低,也限制了基金的规模增长。

就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而言,兴证全球基金有关人士指出,目前从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穿透来看,主要以A股股票和国内的债券投资为主,所以市场波动会引起部分产品出现一定的亏损。但从长期来看,股票代表的上市企业的所有权凭证,债券代表的是企业的借贷成本,它们代表了一个经济体中收益率最有竞争力的两个投资方向,而基金是从这些最具竞争力的品种择优构建的投资组合,养老目标基金又是通过基金选择、资产配置等一系列搭配后形成的最终组合形式,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以FOF形式运作的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具备竞争力的投资收益率和风险分散的长期效果。

业绩首尾相差80个百分点

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还是基金的业绩不佳。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全市场养老目标基金的业绩出现分化。从成立以来的业绩来看, 业绩最高者是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基金A份额,成立以来收益高达50.09%;而成立以来收益最低的是华夏养老2055五年A份额,成立以来收益为-33.3%。收益最高者和收益最低者,收益相差80多个百分点。

487只养老目标基金中(份额分开),成立以来取得正收益的有188只,占比仅为38.6%。

对于养老目标基金出现的业绩分化,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环境整体表现较为震荡。养老金基金尽管作为FOF(基金中基金)的一种,通过优选基金进行资产配置,以达到二次分散风险的效果,但由于上半年市场风格切换较为频繁,养老金产品在构建组合的过程中,大类资产配置、标的基金类型、赛道及配置比例均有所不同,因此也呈现了结果较为分化的业绩表现。第二,产品策略布局不同。不同的基金管理人、不同的基金经理对养老金基金的策略布局与投资行为有所不同,不同阶段的收益表现有所差异。但不应仅凭较为短期的收益高低来评判一只产品或一位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的高低,应当拉长投资视野,坚持长期投资。

兴证全球基金有关人士在介绍养老目标基金投资策略时表示,在主动权益基金方面,过往2—3年我们组合更倾向于价值风格,而在此期间我们也看到价值风格类资产已经连续跑赢了成长风格类资产,可以说,价值与成长风格的性价比剪刀差在逐渐缩小。因此,组合也随着两类风格资产的性价比变化,逐步将过往偏向价值的状态向均衡的方向做切换。在成长风格方面,我们更加看好高质量成长的相关基金,今年也会持续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兴证全球基金有关人士指出,当前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从全球的横向比较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估值水平也处于洼地;从政策层面来看,今年以来,一系列的针对资产市场、宏观经济的政策陆续出台,随着数量的累积和力度的加大,将会逐步改变经济的运行惯性、改善投资者的情绪;从各类资产的长期收益率来看,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代表着我们国家最优质的资产,尤其在股票资产整体处于历史低估值状态下,未来的预期回报率自然较高。所以综合来看,目前A股整体的性价比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债券方面,兴证全球基金有关人士指出,考虑到今年债券市场的绝对收益率和信用利差水平持续走低,我们对固定收益类资产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研究并关注可转债的投资机会。

期待引入更多资产

对于养老目标基金面临的发展困境,前述基金公司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一个创新产品逐渐被大众认知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FOF,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能力都需要长期观察。目前是基金行业的艰难时候,希望监管机构向上反馈取消养老FOF的规模要求,保留行业中创新发展的火种。

另外,FOF强调的是组合管理,在选择底层资产的时候,就希望可以使用的工具更多更丰富一些,希望有更多的资产引入,例如:全球视角方向的权益和债券资产、大宗商品中黄金这类与权益和债券资产相关性较低的资产,进一步丰富可投资的工具。加强整体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增强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该人士表示,养老目标型的公募基金现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目标风险,一种是目标日期。当前大家更多的是理解目标风险,因为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来进行选择,简单易懂。但未来随着大家对于养老重视度的逐步提升,针对生命周期特征设计的目标日期类产品也会受到不同年龄段投资者的欢迎,因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退休年龄、退休时间段来选择相匹配的产品进行投资,来完成养老规划,所以未来这两类产品应该都会有更好、更均衡的发展。

前述另一位基金公司业内人士指出,养老是个要求高胜率的市场,尤其考虑到中国股市的高波动性、国债利率偏低、海外配置受限等现实约束,通过FOF承接养老投资需求,是当前国内市场的选择。在大的Beta欠佳的环境下,大家的养老FOF持有体验不佳。但物极必反,A股市场不会一直如此,经济最终的企稳将带动估值情绪的正常化;而且从长期来看,股票资产是战胜通胀的高胜率、高赔率的优质资产,本轮股市企稳后,养老目标基金将会迎来显著回暖。拉长来看,养老目标基金或将成为当前养老投资的核心解决方案。

兴证全球基金方面指出,个人养老金投资关乎百姓福祉,且是一个长周期的投资,所以在控制好风险的同时,长期维度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价值是养老金业务的使命。

在投研方面,兴证全球基金计划首先进一步拓宽研究的广度,持续完善养老产品线。加强对各类型养老产品的探索,包括全球配置产品、各类目标日期产品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养老金体系研究,增加和完善创新型产品布局,以满足不同客户养老需求。第二,进一步坚持多资产策略,获取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收益。以业绩比较基准为锚,一方面持续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方式降低组合波动,另一方面,结合定量定性分析,通过对基金的深度挖掘和客观全面的市场分析获取超额收益,力争获取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收益。

在服务方面,兴证全球基金会持续推动养老投教落地,以提高投资者对养老投资的理解为目标,以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为内容,通过贴近投资者的投教形式普及养老投资知识,提升养老投资服务水平。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刘军)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