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新基建智"绘"未来 | 最大港口5G专网 如何赋能第一大港"无人化"

宁波网

关注

宁网编前语

随着宁波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开通,5G、5G-A的加速推广以及超算中心的加快建设,稳步推进的宁波网络基础设施,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6月3日起,中国宁波网推出“新基建智‘绘’未来”系列报道,从企业、市民的角度出发,寻找宁波网络基础设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

新基建智"绘"未来 | 最大港口5G专网 如何赋能第一大港"无人化"

岸线绵延望不到尽头,集装箱巨轮一字排开。

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堆场靠海一侧道路上,闪着黄灯的无人驾驶电动集卡车在堆场间来回穿梭。

近日,梅山港区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港口5G专网,大带宽实现了港区内所有龙门吊、智能集卡、监控摄像头等上千套设备的并网接入。

随着新基建的融入,宁波舟山港如何在保持“大体量”的同时,进一步向“智慧化”迈进?记者前往梅山港区一线探寻答案。

“今年,我们计划将智能集卡数量提升至100辆。”走在堆场人行道上,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金澄向记者介绍。

过去,港口运营主要依赖于现场人员的经验和操作规程,货物的进出、堆放、装卸、港机管理等环节都需要人工进行调度和安排,管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作为港口作业中最为重要的“拼图”之一,集卡车连接着岸边远控桥吊作业和场地远控自动化龙门吊,它们的自动化尤为关键。

“集卡车这类水平运输设备的无人化,是港区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中最难的环节之一。5G网让集卡车的自动化、无人化成为可能。”金澄说。

与桥吊、龙门吊等垂直、区域相对固定作业的设施不同,集卡车无法通过光纤等固定设施提供网络,必须由5G网络传输数据。

此外,梅山港区每天集卡进出量超1万辆,在“大流量”有人驾驶车和无人驾驶车的“混行”中,智能集卡的定位、指引、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对网络基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随着新基建的建成,传统码头运营管理的瓶颈被逐一打破。

“在5G专网支持下,单车传输量达到了20兆,时延小于50毫秒,超大流量的数据上传能力,能让港区近千个摄像头同步传输实时高清画面,不卡顿。”金澄说。

同时,通过车路协同技术,港口实现内外集卡精准感知,形成主动感知与管控能力,提升港内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5G+北斗+大数据+车路协同“的感知物联网络,则为智能集卡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

目前,梅山港区共有62辆智能集卡,是全球此类电动智能集卡数量领先的码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集卡车无需驾驶员,就可以自行完成集装箱的运输。

与此同时,集卡司机摇身一变,成了“安全员”,依靠5G网络和北斗导航系统远程工作。“现在想见到他们,得去办公室里找喽。”金澄笑着说。

走进远控操作中心,几名昔日集卡司机如今成了室内操作的安全员,端坐在多面屏前认真工作。

通过5G回传的高清视频,1名安全员可同时远程监控18辆智能集卡。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借助5G发送控制信息,紧急制动,保障车辆安全运行。

“过去,驾驶着集卡车在外作业,常常面临恶劣天气,劳动强度也大。”工龄十多年的集卡司机王启明告诉记者,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让“老司机”如今不必接受室外的“风吹日晒”。

除了“无人集卡”外,梅山港区还拥有36台远控桥吊和110台远控自动化轮胎式龙门吊。这一全球最大规模的远控自动化设备集群,具备支撑“千万箱级”码头作业的能力。

接下来,宁波舟山港还将继续在各种港口相关场景创新。例如,基于5G-A通感一体的能力,对覆盖区域内物体的速度、高度、方向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感知,实现集卡的智慧管理。

新基建赋能下,宁波舟山港正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