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合力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监管

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关注

本报讯 记者董宇虹报道 近日,《中老铁路沿线昆明市、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印发。

在昆明市、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适用《工作指引》。《工作指引》明确,直播营销平台在直播营销活动中,要依法制定并公开网络直播营销管理规则,依法履行平台管理责任,直播间运营者按照平台规则和合作协议,依法对直播营销活动进行规范建设、内容审核以及违规处置。

鲜活易腐等易因物流运输原因品质受损的食品、非标准化的食用类农产品,需谨慎开展网络直播营销,避免引发消费争议。从事跨境零售进口商品直播营销,要遵守进出口监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经销商品应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公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范围内。平台内经营者要确保直播销售的商品符合产品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不得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销售不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确保食品安全。不得借未成年人、患病或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进行带货牟利,不得营造“卖惨”人设博取同情进行商品推广。不得实施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出现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虚构点击量、关注度等流量数据等行为。

要遵守《价格法》规定,以消费者方便和有效获悉的形式明码标价,规格、等级、产地等对价格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要明确标示。开展网络直播营销促销活动时,促销活动有附加条件或者期限的,要明确公示条件或者期限。采用价格比较方式(如“打折”“特价”等)开展促销活动的,不得虚构“全网最低价”“历史最低价”作为直播卖点。不得谎称“秒光”“秒杀”虚构库存数据,制造紧俏稀缺的错觉,诱导消费者非理性消费。不得以删除、屏蔽相关不利评价等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

平台内经营者要依法落实网购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机制,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和争议在线解决机制,鼓励直播营销平台建立首问责任、先行赔付、在线纠纷解决等快速处置制度,并公开先行赔付资金的使用细则或者说明。平台内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经营者责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