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激活创业投资需要多层次支撑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会议指出,要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积极吸引外资创投基金,拓宽退出渠道,完善并购重组、份额转让等政策,营造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要针对创业投资特点实施差异化监管,落细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专业性机构发展,处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基金关系,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

    近年来,创业投资成为经济政策的关键词。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本次国常会又明确提出“营造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

    我国创投市场发展

速度放缓,资金募集难、投后压力大、退出预期不稳定、优质项目稀缺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次国常会针对业内相关问题,提出系列举措,将为创投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创投行业迎来政策利好,创业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完善。

    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关键一环,鼓励长期资金进入,有利于促进我国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国常会提出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即鼓励长期资金进入创业投资一级市场,抓住了“科技创新的钱从哪来”这个问题,特别是对于解决创业企业初创期以及成长期的资金瓶颈问题具有较强针对性,利于培育出更多科技新兴企业,也将引导更多创投资本成为耐心资本,可谓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关键步骤。

    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提到,要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经济的转型,技术产业的迭代升级,都离不开好的创业投融资体系以及利好政策,离不开创投资金大力支持。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有待创投资金的关注。此次国常会再次强调“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将迎来利好。

    当前创投资金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资本欠缺。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领域财政和国有性质资金占比接近70%,而国有资本在投资科创方面比较谨慎。与此同时,创投长期资金供给不足,创投基金存续期限较短,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上的耐心不足。另一方面是缺少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创业项目。据相关行业分析,当前创投市场呈现出四大现象:创投队伍缩小、国有机构增加、市场由以前的“项目找资金”转变为“资金找项目”、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激活创投资金需要健全的创业投融资体系以及利好政策,与此同时,更需稳定的长期预期。笔者认为,稳定的长期预期不仅包括短期政策利好、长期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更包括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长期的产业发展预期以及长期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构建等,让资金敢投、长期投、循环投,如此才能培育真正热衷创投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有观点指出,如何激活投资热情,让人们想投、敢投,不仅要靠科研人员研发创新的实力,同样也要打通政策堵点,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生态。总之,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层次支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