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永康控股赴港IPO 一家新加坡集装箱堆场营运商的资本故事

金融界网站

关注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观点网

观点网 从新交所退市十余年后,这家新加坡集装箱堆场营运商将目光瞄准了港交所

6月14日,永康控股有限公司 EKH LIMITED于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一家新加坡领先的集装箱堆场营运商,总部位于新加坡,并于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及越南经营业务,主要为在东盟地区及中国营运的集装箱航运公司和集装箱租赁公司提供服务。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永康控股一般以品牌名称“永康”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越南经营,于中国香港则以品牌名称“PCL”及“明丰”经营,于中国内地的业务则以品牌名称“克运”及“毅发”经营。

在过去的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永康控股的收入分别为1.76亿、1.61亿和1.56亿新加坡元,年内溢利分别为740.7万、1036.7万和837万新加坡元。

新交所到港交所

这是一趟从新交所到港交所的征途。

永康控股于招股书提及,集团的业务由李雄及伍锦明于1978年成立永康控股的前身EngKong Container & Warehousing Pte. Ltd.并于新加坡开展永康控股的仓储及集装箱堆场业务时成立。

将时间线拉长,永康控股曾于1997年至1999年在新交所和自动报价系统(SESDAQ,现称为凯利板)以及于1999年至2010年在新交所主板上市。

2010年,永康控股被Navis Asia V Funds(透过NEKCG)收购,并因此被私有化及从新交所退市。Navis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管理约5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金,主要专注于亚洲及其周边地区的投资。

产城园区评论从招股书中获悉,于2010年6月16日,PrimePartners Corporate Finance Pte.Ltd.(代表NEKCG)提出自愿有条件现金要约,以收购永康控股所有当时已发行股份,目的是透过从新交所自愿退市收购永康控股并将其私有化,现金要约价为每股0.295新加坡元(较永康控股股份的一个月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20.9%)。

该现金要约最初由Navis Asia V Funds(包括NEKCG,即永康控股控股股东之一)提供资金。

其认为,将公司私有化将使彼等及当时的管理层更好地管理集团业务、优化管理及资本资源的使用,并促进任何营运变更的实施。现金要约于2010年7月28日结束,公司于2010年9月27日从新交所退市,距今已接近十四年。

在永康控股此次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NEKCG持股91.8%。这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其持有比例为:马来西亚财政部管辖的雇员公积金通过NEKCH(79.4%),Navis通过NEKGH(5.6%),李雄先生(7.3%),伍锦明先生(6.4%),梁伟权先生(1.3%)。范金魁先生,则通过King Card持股8.2%。

集装箱堆场营运商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7日,永康控股于10个地点营运20个集装箱堆场,能够提供包括储存及装卸、维修及保养、新建集装箱检验以及集装箱运输等一系列集装箱及物流相关服务。

具体来看,永康控股在新加坡经营4个集装箱堆场,在中国内地经营5个集装箱堆场,在马来西亚经营5个集装箱堆场,在泰国经营3个集装箱堆场,在香港经营2个集装箱堆场,以及在越南经营1个集装箱堆场。

此外,永康控股还从事集装箱及集装箱零部件的销售及贸易,以及仓储以及集装箱货运站及货运代理等其他物流相关支持服务。

招股书显示,集装箱堆场业务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储存及处理、维修及保养以及运输(整个东盟地区及中国的空集装箱、在新加坡的ISO罐式集装箱)。永康控股的集装箱堆场网络位于运营所在国家的主要集装箱港口码头附近,主要为集装箱航运公司和集装箱租赁公司提供服务。

截至2024年6月7日,永康控股所管理的总堆场存储面积约为63.03万平方米,总储存量约为9.1万个TEU。

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公司集装箱堆场业务的收入分别约为1.02亿新加坡元、1.07亿新加坡元及1.18亿新加坡元,分别约占永康控股总收益的57.7%、66.3%及76.1%。

仓储及集装箱货运站,作为永康控股全方位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为货主及其他客户提供仓储及集装箱货运站服务,当中包括出港和进港普通货物的合并和分拆以及货物储存。该公司主要在香港、中国上海、天津和青岛从事仓库和集装箱货运站业务。

另外则是集装箱销售和新建集装箱检验,包括集装箱(二手和新建)及集装箱零部件的贸易,以及对新建集装箱的验收及检测,以协助客户确保彼等所购买的集装箱符合相关购买协议中规定的标准及条件。这项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集装箱航运公司及集装箱租赁公司,永康控股利用代理及供商络协助集装箱堆场客户销售其集装箱。

此外,永康控股还在青岛提供货运代理服务,包括作为代理人,为客户组织和协调托运,使他们的货物从原产地到最终分销点。

就经营数据来看,永康控股的收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过去的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永康控股录得收入分别为1.76亿、1.61亿和1.56亿新加坡元,年内溢利分别为740.7万、1036.7万和837万新加坡元,相应期间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740.7万、1036.7万和1562万新加坡元。

对应期内,永康控股的毛利率分别约为20.38%、23.99%、30.19%;净利率则分别约为4.21%、6.45%、5.38%。

永康控股解释称,收入减少主要由于运费从2021年由COVID-19造成的历史高位逐渐回落,致公司位于青岛的辅助性物流货运代理增值服务收入减少。

另一方面,集装箱堆场营运收入于往绩记录期间有所增加,主要由于集装箱堆场所收取的入库费增加,致堆场装卸收入增加;以及公司集装箱堆场所储存的空箱增加,致仓储费收入增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