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莱士易主,海尔集团125亿元并购完成交割

市场资讯

关注

6月18日晚间,上海莱士(002252.SZ)发布公告称,海尔集团通过海盈康(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海盈康”)以总价125亿收购上海莱士股东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莱士20%股份,并合计获得26.58%的表决权。

上海莱士表示,公司董事会按照新协议完成董事会改组后,海盈康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海尔集团也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上海莱士是A股血制品上市企业中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2023年营收达到79.64亿元。从全行业看,上海莱士也算是中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类产品等。

海尔集团从去年12月底宣布要并购上海莱士,到此次完成交割,耗时还不到六个月时间。

血液制品关系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一个受国家高度监管的产业。国际血液制品行业自2004年起出现大规模的行业整合,行业高度集中。我国目前有30家左右的血液制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品品种较少、行业集中度不高。

不过,近年来,一些国企加大并购血液制品企业的力度,如2023年5月,陕煤集团通过旗下公司胜帮英豪,耗资38.44亿元,收购了派林生物(000403.SZ)20.99%股权。更早之前,2021年11月,华润医药控股了博雅生物(300294.SZ)。

海尔集团已在发力大健康产业,旗下的“盈康一生”致力于高端科研设备、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及应用,在血浆血液成分采集、存储、制备、冷链运输及临床应用等领域已形成产业生态。

海尔集团此次并购上海莱士,将如何与后者进行业务协同,受到关注。

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和质量是血液制品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我国对单采血浆站的设立和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单采血浆站只能由血液制品企业设立,实行“一对一”的供浆关系,单采血浆站设立要求符合相应的设置规划,在一个采浆区域内只能设置一个单采血浆站,血浆站数量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增长。我国的血浆采集政策相较于美国、欧洲更加严格,血浆采集间隔期更长,单次采集量也较少。

上海莱士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在采单采血浆站数量300余家,全年国内总体采浆量突破1.2万吨,同比2022年有显著增长,但与实际血浆需求量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血液制品实现自给自足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第一财经记者从海尔集团方面了解到,海尔集团旗下盈康一生将支持上海莱士推进“拓浆”和“脱浆”齐步走战略,在聚焦安全、优质、高效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升级方面的投入,探索生物制药前沿技术。

其中,“拓浆”方面包含开拓新的血浆站,开发更多的血制品产品,据悉,在提高整体采浆量的基础上,支持上海莱士扩建,加大对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投资,促进莱士总体生产能力以及血浆综合利用率的提升。

“脱浆”则包括在非血源性以及更广的生物科技领域,海尔集团方面表示,将支持上海莱士加大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血液衍生药品及其他生物制药的研发、制造、临床资源,探索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以及例如重组和细胞等非血液制品领域的研发管线机会,以上海莱士正在研发的血友病单克隆抗体制剂“SR604”为核心,逐步发展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等基因工程技术,创新生物技术方案。

值班编辑:雨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