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将“经验熬制”变成“精准智造”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科技网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朱虹 通讯员 许诺

“我们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形成现代中药创制的新技术、新方法。” 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该校校长王喜军介绍。

6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2024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龙江采风团,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探寻数字化浪潮下中药材变身畅销药的奥秘。

在长条冲剂荆防颗粒中,每一个微小颗粒都蕴含十一味中药材,这种药剂就出自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

“从采集一根草到制成一味药,中间要经过繁琐复杂的过程。”王喜军介绍,该实验室的任务便是让科学说话,将“经验熬制”变成“精准智造”。

王喜军介绍,该实验室刚刚落成,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鲁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其充分发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A+学科的人才和技术引领优势,在服务于国家中医药发展等国家战略目标基础上,为东北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黑龙江省中药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野生中药材1120种,其中378种有一定的储量,载入药典的药用植物130余种。当前黑龙江省聚焦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生物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掘生物经济发展新机遇,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姜海表示,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北药资源,联合神威药业等多家药企开展的开心散、肾康注射液、五味消毒饮等创新品种、大品种的二次开发研究,已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质生产力为学校科研创新带来了更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提供了更多的前沿技术需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郭宏伟表示,学校积极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临床及创新药物研究,重点开展中药应用技术研究,以及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研究,培育出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家重大项目和高水平研究成果。其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方剂配伍规律、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本次采风活动主题为“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龙江新动能”,由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主办、东北网承办。采风团围绕黑龙江科技创新引领、人才人力支撑、产业升级再造等方面,走访代表性企业及高校,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向全网展现新龙江,传递龙江好形象。

(受访单位供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