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年轻人抢演唱会,各地文旅抢年轻人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牛朝阁|北京报道

你会因为什么去一座城市?一方美景、一处名胜、一个故事、一本书……或者一场演唱会。

呼朋唤友只为抢到一张演唱会门票,为了追看演唱会去各地旅行……这些看上去有些“疯狂”的行为,正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为什么要去洛阳?”“看演唱会呀!”

当这些爱看演唱会的年轻人渐渐被更多人看见和理解,更好地服务他们也就成为举办方、商家乃至各地文旅部门的新目标和新机会。不少地方的文旅部门甚至开始将追看演唱会的年轻人视为“行走的GDP”,拿出免费交通、免景区门票等活动来吸引他们“多待上几天”,最好“下次还来”。

根据演唱会决定旅游目的地

“我今年看了9场演唱会,有4场在外地,最远的一次跑到香港去了,还去了成都、郑州等地,出游都是跟着想看的演唱会走。”在北京工作的张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演唱会已然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时尚单品”,根据想看的演出来决定旅游的目的地,是他们出行的特征之一。

“单场演唱会观众达到数万人很常见,这对当地的消费起到了正向作用。对外地歌迷来说,消费行为不仅仅体现在门票,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消费都必不可少。”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出去看一场演唱会,门票是最小一项开支,机票、住宿、吃饭才是大头。比如3月初我去香港看演唱会,门票才689港币,但总花费几乎是门票的5倍,这还是我为了省钱,将深圳当成落脚点的结果。”张辉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从北京到深圳的往返机票是1180元,住了4天酒店,每晚279元,其间餐饮、交通花费了近千元。“都来这边了,总不能不尝尝粿条、烧腊吧?”他说。

“来都来了,不四处转转多可惜。”和张辉有着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原本只是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演唱会相关内容,没一会儿就被‘郑州旅行攻略’吸走了目光,还专门去打卡了河南特有的荆芥柠檬茶。”近期去郑州看演唱会的李志晨告诉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志晨说,在演唱会观演微信群中,和演唱会本身讨论度旗鼓相当的是当地的吃喝玩乐。

“这个景点值得去吗?”“有什么必打卡的美食?”“早上去博物馆,下午去看演唱会来得及吗?”等类似提问在观演群中不胜枚举。甚至还有观众自发建起了“全国巡吃”表格,讨论举办地不可不吃的特色美食。

演唱会正向中小城市下沉

通常来讲,演唱会具备一定的地理属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但是近年来,演唱会开始呈现出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的趋势。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3年,大型演唱会共覆盖了71座城市(含自治区和直辖市),较2019年增加了16座城市,其中西安、太原、泉州、东莞、重庆成为举办大型演唱会场次排名中上升前五的城市。在票房方面,衢州、西安、太原等城市受到当地大型演唱会项目带动,票房排名迅速上升。

航旅纵横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以周杰伦福州演唱会和张杰呼和浩特演唱会为例,5月14日到19日,国内其他地方飞往福州的民航旅客量环比增长约18%,其中,北京、上海、重庆、成都、郑州是主要客源地。5月16日到19日,国内其他地方飞往呼和浩特的民航旅客量环比增长约10%,其中,来自赤峰、通辽、上海、呼伦贝尔、广州、成都等城市的旅客较多。

张毅表示,主办方选择举办城市受利益驱动,选择二三线城市是一种趋势。“主办方要考虑成本和配套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票能不能卖出去,卖出去后能不能挣到钱。虽然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不如大城市,但城市数量多可供举办方挑选,这能补足单城人口规模较小的短板,而且中小城市的演出机会相对较少,对当地观众来说,演唱会相对新鲜。”张毅说。

各地文旅花式“接”歌迷

越来越多的地方文旅部门发现:演唱会正在成为一座城市的“流量密码”。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场次达2400余场,观演人次超2000万。

张毅表示,演唱会是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之一。演唱会有几万人参与,无论是主办方前期宣传,还是观众自发社交媒体传播,对一个城市而言,都是投入少、收获大的一次能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机会。

4月20日,在凤凰传奇常州演唱会后,一个名为“蒋鹏举”的社交媒体账号突然火了。常州市政府官网文件显示,蒋鹏举为常州市副市长,负责科技、文化、广播电视、旅游、文物、体育方面工作。

爆火原因是,蒋市长掉了“马甲”的账号变成了观众许愿板。有网友留言“(演唱会现场)厕所数量太少”,蒋鹏举立刻回应“今天改善”。

和常州一样“拼”的城市不在少数,有城市直接拿出了实打实的现金补贴。

4月底,太原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财政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文实施《支持演唱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措施》),称要做大本市演唱会经济,加快建设“华北地区重要演艺中心”,打造“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措施》显示,要对太原市区域内合法经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演唱会主办单位,根据演唱会规模给予不同金额的补贴,其中单场售票规模3万人(含)以上且售票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的,单场奖补80万元。

根据《措施》,单场售票规模7000人(含)以上且售票收入500万元(含)以上的,演唱会举办前3天至后3天期间,观众可持演唱会门票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票参观多个景区、博物馆。消费者于每年5月至10月演唱会最佳举办期间在太原市消费时索取的合规发票,予以即时抽奖。

在张毅看来,这些城市的举动理所当然,一场“火爆”的演唱会是城市传播的良好载体,能够成为拉动客流量、带动本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契机。

春江水暖鸭先知,商家同样看到了这一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一家餐饮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2023年5月起,不少门店开始从演唱会上引流,在演唱会后安排大巴接送观众到店就餐。

还有商家会面向歌迷群体开展针对性服务,例如在五月天鸟巢演唱会结束后,北京一家连锁涮肉店不仅提供就餐接送服务,还会给前来就餐的歌迷发放润喉糖、养乐多,粉丝凭门票甚至可享整单八折优惠。

面对贴心服务,消费者也不吝啬称赞:“好用心、好细心的老板,完全被击中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张辉、李志晨为化名)

责编 | 孙晓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