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融券余额创近4年新低,A股行业分化加剧

金融界网站

关注

转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金融界

今年以来,A股市场融券余额持续下探,截至6月17日,已降至330.40亿元,不仅创下年内新低,更是自2020年7月1日以来首次跌破这一水平。与此同时,转融券余额也处于344.93亿元的近年低位。在证监会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的背景下,两融余额持续萎缩,这无疑给A股市场敲响了警钟。

证监会连出重拳 两融余额快速下滑

面对融券与转融券规模的快速扩张,证监会去年以来祭出多项管控措施,包括禁止限售股出借、降低转融券效率、严禁利用融券实施变相T+0交易等。今年2月6日,证监会更是要求以当日转融券余额为上限,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在政策效应下,市场融券与转融券规模快速萎缩,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全市场转融券余额较2月6日政策发布时大幅下降536亿元,降幅高达61%,转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降至0.05%的极低水平。而伴随着融券余额的下行,两融余额也出现明显回落。

行业分化加剧 资金面临择优配置

尽管两融余额整体承压,但市场行业间的表现却出现显著分化。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11个行业融资余额超过500亿元,其中不乏融资余额超千亿的行业。然而,多数行业今年以来却呈现融资净卖出态势,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非银金融、基础化工、银行等行业净卖出规模均超50亿元。与之相对的是,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少数行业获得融资净买入,其中交通运输行业净买入额超10亿元。行业间融资差异明显,这预示着市场资金正在优选赛道,这无疑将加剧A股行业分化态势。

纵观今年A股走势,2月到3月市场曾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融资余额一度突破15000亿元大关。但进入3月中下旬,市场升势明显放缓,部分指数更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两融余额也随之回落。在此背景下,市场各方更需关注融资融券规模变化及资金流向,警惕市场风险,把握结构性机会。只有监管政策、资金面、市场信心形成良性循环,A股才能重拾升势,走出慢牛行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