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交所新“国九条”后首家企业IPO过会,三大重点看成电光信

新京报

关注

转自:贝壳财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6月17日晚,记者从北交所获悉,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了成电光信(即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31490)的首发上市申请。

北交所上市委审议结果为,成电光信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成电光信成为北交所时隔四个月IPO审核“重启”之后的首家过会企业;同时本场上市委审议会议也是北交所在新“国九条”发布后启动的首场会议。本周之内,北交所上市委将开始“四天两场IPO审核”的工作进度。

值得关注的是,成电光信系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告显示,北交所上市委就这家“小巨人”的“业绩增长及可持续性”“收入确认合规性”“公司治理规范性及财务内控有效性”三方面,重点提问。

一季度成电光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61.87%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成电光信成立于2011年5月27日,2014年5月7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是一家研发驱动型的制造业企业,在主营业务相关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以及技术优势突出。

2021年至2023年,成电光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21亿元、1.69亿元和2.16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约为2087.14万元、3362.16万元和4504.47万元。

2024年第一季度,成电光信实现营业收入为7768.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1.3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即归母净利润)为1891.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61.87%。对于公司业绩的较大幅度上升,成电光信在招股书(上会稿)的解释为“主要是受下游需求影响,LED球幕视景系统交付上升所致。”

关于“收入确认合规性”,在6月17日的审议过程中,北交所上市委请成电光信说明报告期(即2021年至2023年)各期主要产品属于标准化产品或非标准化产品的分类标准,不同产品收入确认的时点和依据,是否需要军方终验或第三方验收,是否需要安装调试。

同时,北交所要求成电光信说明以签收单或验收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的合理性,是否满足以合同签署日期、产品发货日期、产品签收或验收日期三者中孰晚的时点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要求,合同中包括验收条款却以签收单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原因,后续是否存在验收、安装调试环节,在客户签收时点控制权是否转移等。

此外,关于“业绩增长及可持续性”,北交所上市委更关注成电光信对中航工业客户是否存在重大依赖,向其销售是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销售产品服务价格是否具公允性,以及成电光信是否具备独立面向市场获取业务的能力。

从招股书(上会稿)来看,2021年至2023年,成电光信的主要客户为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国内大型国有企业下属单位;据成电光信披露,这三年间,公司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98.07%、97.08%和95.77%。

实际上,关于成电光信是否存在突击销售并提前确认收入等情形以及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况,在此前项目审核的问询阶段,北交所也曾有过提问。

成电光信申请新三板挂牌期间的情况亦被“关注”

除了重点问题的反复追问外,一个“倒追”近十年前的挂牌期间的提问,也透露出北交所当前上市审核的“严”字当头。

关于“公司治理规范性及财务内控有效性”成为北交所上市委在审议会议上向成电光信发问的第三点关注。

北交所请成电光信详细说明2021年以来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影响,并详细列示其中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以及涉及销售收入跨期的合同或项目,同时结合申请挂牌期间会计差错更正及信息披露的整改情况,进一步说明成电光信是否严格执行财务内控制度。

招股书(上会稿)与Wind共同显示,成电光信的新三板挂牌时间为2014年12月10日;2023年5月19日成电光信进层成为创新层公司,同年9月27日其首发上市申请获北交所受理。

即成电光信近十年前新三板申请挂牌期间的相关情况,亦被北交所上市委“关注”。

此外,在审议中,关于成电光信董监高等是否存在虚构交易挪用公司资金、占用公司资金等违法违规情形,北交所也特别提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及发行人律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截至6月17日,北交所官网显示,当前上市委审议通过的共有3家公司,分别为成电光信(2024年6月17日)、冠矿建(2024年2月6日)及金康精工(2024年1月26日);已提交注册的仍旧为用友金融、万源通、宇星股份、图南电子、金则利、扬德环能、飞宇科技这7家公司,其中用友金融是目前唯一一家在新“国九条”发布后提交注册的公司。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