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4公司同日撤回IPO 原计划共募资近39亿元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关注

转自:证券时报

沪深两市四家公司同日撤回IPO。

6月17日深交所公告,天元航材(营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元航材”)、山东金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鸿新材”)因公司、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规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同日上交所公告,浙江亘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亘古电缆”)、上海生生医药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生生”)因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进入6月以来,A股上市申请审核终止数量不断攀升。数据显示,6月至今,沪深北交易所公布IPO终止的企业已有51家。

四公司撤回IPO

同日撤回IPO的4家公司中,天元航材募资金额最高。

招股书显示,天元航材是一家以航天新材料为主要产品的科研生产型企业,深耕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专注于以固体火箭(导弹)推进剂原材料为主的航天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从小试、中试到工业化生产的全流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以军用为主,民用为辅,在固体推进剂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动力主材、多品类功能助剂的研发及生产能力。

天元航材组建了包括航天特种功能材料、商业航天新材料在内的多个联合实验室,是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军工集团的优秀供应商,曾获得天宫一号与神八、神九和长征二号F对接贡献奖。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天元航材营业收入分别为1.52亿元、2.7亿元、4.37亿元和1.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55.90万元、5862.23万元、1.11亿元和1994.91万元。

本次IPO,天元航材原计划募集资金15.39亿元,用于液体橡胶生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年产2400吨燃速调节剂项目、年产200吨氮化硼项目、研发体系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拟冲刺深主板IPO的金鸿新材主营业务为特种陶瓷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掌握了工业民用领域、防护装备领域特种陶瓷从材料配方到制品的全套技术工艺。公司工业民用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辊棒、方梁等,为新能源、日用卫生陶瓷、半导体等领域工业窑炉用结构件、热电领域脱硫除尘成套设备的关键部件、冶金领域各种泵的关键部件、石油化工领域的特种阀门等;公司防护装备领域用主要产品包括碳化硅陶瓷板、碳化硼陶瓷板等,经下游客户复合后成为防弹插板,用于制造防弹背心等防护装备产品。2023年12月金鸿新材深主板IPO获受理,公司原计划募资8.8亿元。

沪市两家撤回IPO的公司分别是亘古电缆和上海生生。

亘古电缆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电线电缆制造企业,产品涵盖220kV及以下电力电缆、750kV及以下导线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等,广泛应用于输配电网络、交通运输、能源、建筑、电气装备等多个领域。2023年3月亘古电缆沪主板IPO获受理,公司原计划募资5.77亿元。

上海生生是专业的生物医药冷链服务商,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为药物研发、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商业成品药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全链条一体化冷链服务。2023年6月上海生生沪主板IPO获受理,公司原计划募资9亿元。

本月已逾50家公司撤回IPO

“撤单潮”愈演愈烈。数据显示,6月至今,沪深北交易所已公布IPO终止的企业已有51家。年内,已有228家拟上市企业终止IPO(包括撤回、审核未通过等),数量创历史新高。

对于终止审核企业数量的明显增加,有投行人士指出,去年8月份IPO收紧之后,发行节奏放缓,而今年证监会更加聚焦严把IPO“入口关”。部分IPO终止公司在板块定位、信息披露、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另外,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状况影响较大,业绩表现作为企业重要的基本面之一,是监管关注的重点。营收、利润不稳定,业绩无法保证持续增长,是当下企业主动终止IPO的主因。

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发行上市新规,包括强化严把市场入口关,提高发行上市财务指标,完善板块定位要求,强化财务真实性审核,加大现场督导力度,规范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压紧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等。

其中,在发行上市财务指标方面,主要是将主板第一套上市标准的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指标由1.5亿元提高至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指标由6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最近三年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由1亿元提升至2亿元,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指标由10亿元提升至15亿元;将创业板第一套上市标准最近两年净利润指标由5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并新增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的要求,突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等。

编辑:胡晨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