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软件”“硬件”齐发力 贴心服务解决毕业生“居住之忧”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千龙网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值毕业季,不少毕业生走出校门后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租房。因此,毕业季也是租房市场旺季。受求职进度、个人预算以及个性化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许多毕业生难以在第一时间租到心仪的房子。近期,北京、上海、厦门等地推出多项租房政策新举措,助力毕业生安心租房。解决毕业生的“居住之忧”,有利于营造良好就业环境,也有助于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筹集近12万套优惠房源 助力毕业季

随着各大高校毕业生离校和租房高峰的来临,近日,北京市住建部门联合相关企业开展“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共筹集优惠房源11.9万套(间)。其中,涉及19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向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租房服务,助力毕业生安居北京。

日前,2024年的“毕业季租赁服务进校园”首场线下活动在海淀区举行,辐射周遍多所大学。20余家企业进驻现场向毕业生推出适配房源以及优惠措施,为更多毕业生提供多元租房服务。

据了解,6月中旬至9月,北京市还将陆续在朝阳、昌平等高校集中区域组织多场活动,为更多毕业生提供多元租房服务。

保租房进校园 助力毕业生在沪“安居无忧”

为了帮助职场“准新人”们减少奔波找房之苦,前不久,上海开展保租房毕业季进校园(第三季)系列活动,组织一批区位便捷、户型合适、价格合理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定向保障在沪就业且住房困难的上海应届高校毕业生。到目前为止,2700余名学生与保租房项目企业达成租赁意向。

2024年,上海按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供应实际,安排了30余个保租房项目,约3000套(间),一居室单套租赁价格大部分在每月2500元—3500元之间;二居室按间共同租赁,单间租赁价格大部分在每月1500元—2500元之间。

活动通过线上预申请和线下租赁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已举办了4场线下供需对接服务,共吸引超过1万多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参与现场咨询,有2700余名学生与保租房项目企业达成租赁意向,配套此次活动同步推出的“保租房进校园”微信小程序毕业生访问量累计突破4.9万人次。

活动中,不少项目出租单位也开展了多项优惠活动,来进一步降低毕业生住房成本。

免费住宿 满足大学生求职过渡性居住需求

为解决毕业生在稳定就业前的过渡性居住需求,还有一些城市推出了免费住宿政策。比如,2024年以来,成都在全市23个区县建成运营了27个“青年人才驿站”。针对来成都应聘求职的青年大学生,提供短期免费住宿,申请即可单次入住7天,累计最长30天。

在江苏苏州,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前一年到毕业后两年内,非苏州户籍,在苏州无购房记录的大学生,来苏州求职面试就可以入住“苏青驿”,享受3天2晚免费住宿,如有特殊情况或多次来苏求职,最长可以享受14天。

宁夏银川则为有意来银就业创业的青年提供一年内免费入住2次,单次入住不超过5天,累积免费入住不超过10天的“一站式”温馨住宿服务。

来厦求职见习实习大学生 符合条件包住一年

福建厦门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累计长达12个月的免费住宿。

根据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为来厦求职和见习实习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保障实施方案》,毕业3年内来厦门求职、见习,且个人在厦门无住房的非本市户籍的全日制大专(含)以上毕业生,以及来厦实习的非本市生源的全日制大专(含)以上在校大学生,可申请享受累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免费住宿,本地大学生集体户视同非本市户籍。厦门市按照每人“一张床”的住宿标准保障,原则上两人一间,每间最多不超过3人。住宿期间免收租金,但个人要自行承担水电、物业等相关费用。

当地还充分考虑大学生生活习惯等因素,开发免费住宿受理审核模块,确保申请便利、审核快捷。

申请人只需在线提交相应身份证明材料、学历证明、见习实习单位证明材料等,实现“一趟不用跑”。截至6月14日,上述“一张床”免费住宿新政累计受理申请4429人(次),审核通过1801人(次),实际在住779人,累计入住1028人(次)。

毕业生租房新政如何助力城市和经济发展?

除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这些新举措对城市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维护社会稳定 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表示,不少毕业生走出校门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租房,给庞大住房困难的新市民、青年人群体给予居住上的支持,既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刺激社会消费需求 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吴萨表示,近期,北京、上海、厦门等地推出多项租房政策举措,解决这些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住房问题,成为助力经济工作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关键一环。从发展经济角度看,政策的实施将助推人口集聚从而带动城市的繁荣,刺激消费需求,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快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吴萨表示,从保障民生的角度看,解决好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帮助他们在大中城市实现“住有所居”,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也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也会减少因住房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