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国九条”后北交所首单IPO审核通过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关注

转自:证券时报

6月17日,北交所上市委召开2024年第10次审议会议,审核通过成都成电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成电光信”)的首发上市申请,成电光信成为新“国九条”后北交所首家过会企业。

6月20日,浙江太湖远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湖远大”)也将上会审核。本周上会的企业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受访专家表示,四天两场上市委会议或预示着北交所的上市审核及发行恢复常态化。未来,业绩稳健增长、治理规范、信披合规且具有一定创新属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容易在北交所上市。

成电光信招股书显示,企业主营业务为网络总线产品和特种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920万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不超过1058万股,发行底价16.3元/股,拟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FC网络总线及LED球幕产业化项目等。

2021年至2023年,成电光信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21亿元、1.69亿元和2.1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约为2087.14万元、3362.16万元和4504.47万元。这三年,成电光信的主要客户为中航工业、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国内大型国有企业下属单位。今年第一季度,成电光信实现营业收入7768.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1.3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91.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61.87%。

将于6月20日上会的太湖远大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453.2万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不超过1671.18万股,拟投入募集资金约3亿元用于特种线缆用环保型高分子材料产业化扩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太湖远大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10.71亿元、13.92亿元和15.2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约为4589.56万元、6109.14万元和7745.70万元。这三年间,太湖远大境外销售规模增长较快,产品境外销售主要销往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越南、土耳其、南非、印度尼西亚、卡塔尔等地。

记者注意到,成电光信、太湖远大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空窗期’后率先上会‘小巨人’企业,体现了北交所服务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业绩稳健增长、治理规范、信披合规且具有一定创新属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容易在北交所上市。

2024年以来,三大交易所的新股发行节奏均较为缓慢。以北交所为例,年内北交所上市委共召开9场审议会议,其中1月召开5场,2月召开4场。此后,北交所进入长达4个月的上会“空窗期”。此次两家企业接连上会,市场普遍认为北交所上市审核节奏或将恢复。

在余伟看来,受系列新政策的影响,今年下半年北交所能否真正保持IPO常态化审核发行还不好说,但IPO审核节奏加快表明北交所从前5月错综复杂的干扰中抽出身来,继续专注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标的。“下半年北交所IPO审核节奏有望呈现提质加速态势。”余伟判断。

“北交所4天2场IPO审核,很大程度上打消市场对北交所IPO发审收紧的疑虑,增强投资者对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的信心。”金长川资本董事长刘平安向记者表示,北交所目前仍处于高质量扩容的发展阶段,希望下半年的发审和上市节奏较上半年明显提速,为众多优质公司畅通公开发行通道,拓宽融资渠道,提振创新发展信心。

编辑:胡晨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