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每一种力量,都值得被肯定

牛弹琴

关注

卖车的990万扣除税费后,周鸿祎全捐了。

这件事,必须点赞。

(一)

6月13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拍卖车款捐赠仪式在北京举办——

周鸿祎拍卖迈巴赫所得款990万元,在扣除税费后,以其本人和购车者褚振亮名义,全部捐赠给王选关怀基金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出席捐赠仪式并向周鸿祎、褚振亮颁发捐赠证书。这算是一串儿事件的告一段落。

三个月前,3月18日,周鸿祎发布视频,公开拍卖自己开了9年的座驾迈巴赫S600,起拍价为600元。

据介绍,这款迈巴赫S600新车原指导价为288.8万元。周鸿祎的这辆二手车是2015年款,当前市场评估价为90万元左右。

视频一出,第一个热点来了。无数买家竞价,无数网友围观,数次冲上热搜。

最终经过多轮竞价后,这辆迈巴赫以990万元成功卖出。

大手笔买下这辆二手车的,是一位二手车商褚振亮,拍卖前他就曾喊话,“1000万咱都要”。

这么高的溢价,周鸿祎也似乎懵了,但不妨碍第二个热点的形成。

此后,还有好几个热点围绕着“周鸿祎卖车”展开,直到捐赠仪式举办。

回顾过去三个月,这事反复上了热搜,俨然是中文互联网上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

(二)

从卖车到捐赠,好几个点值得关注。

首先是周鸿祎。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其实从一开始,周鸿祎就没有藏着掖着。

他解释说,国产车的制造工艺和能力都已经追平进口车,豪车应该被重新定义,他希望能通过卖车事件带动更多企业家支持国货,助推国产新能源车发展。

可以说,卖车从一开始,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其次是受赠的王选关怀基金会,这是一个什么机构?

王选,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但他确实是老一辈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当今不光科技圈,就是咱普通人其实也都在享受王老的贡献。

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电子照排技术”来进行印刷,而中国采用的,仍然是以火熔、以铅铸字”的铅字排版印刷,这种方式不仅能耗大、劳动强度高、环境污染严重,而且效率低,想要印刷书籍,有时要等待一年以上,极大影响了知识的传递和扩散。

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1974年,我国设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即“748工程”。这让当时在北大无线电系任助教、已病休10多年的王选,找到了奋斗方向。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光因为中国起步晚、没基础,更因为汉字与英文字母的底层逻辑不同,常用字就好几千个,印刷中还有多种字体和大小不同的字号变化,要想在计算机中建立汉字字库,几乎不可能。

如何用最少的信息描述汉字笔画?

1975年,基于计算数学的研究背景,王选绞尽脑汁,最终想到用“轮廓加参数”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字形。这一方法可使字形信息压缩500倍至1000倍,并实现变倍复原时的高速和高保真。

汉字字形信息的计算机存储和复原的世界性难题被攻克。一项震惊世界、刷新中国出版业历史的发明就诞生于此,王选也因此被称为“当代毕昇”。

其实,王选不光让中国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还将自力更生,不断探索的精神传递给包括周鸿祎在内的下一代科技工作者。

“搞应用研究,必须着眼于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否则成果出来就已落后于时代,只能跟在外国先进技术后面亦步亦趋。”很多人依然能记得王选当时的话。

2006年,王选院士去世,捐出了自己的遗产,成立了王选关怀基金会。依据他的遗愿,该基金会的宗旨是通过相关资助及公益活动,倡导社会关爱,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在抗疫、救灾、扶贫等方面,基金会均有动作。

如此看来,“卖车捐赠”这件事,不光是周鸿祎一个人“说到做到”的商业行为,更是一次对王选的致敬,对科学精神的传承。

(三)

当然,肯定也有人不这么看。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值得争议。

有人将之视作炒作,也有人单纯是不喜欢周鸿祎这个人。

确实,周鸿祎从来都是一名风口浪尖上的企业家,他的行事风格充满了互联网时代的特色,目的性强,张扬,不光善于制造流量,并且真的乐在其中。

实际上,从一开始,周鸿祎就没否认过把这件事炒热的行为。

“因为要买车的人太多,我决定发起一场拍卖,并且把拍卖的钱款全部捐给公益组织。”周鸿祎称,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做好事,将流量变为能量,并通过公益组织传递出去。

但这就有错吗?

很多人不喜欢周鸿祎这种张扬的做法,但是,人还是要会“看远处,算大账”。

首先,就商业行为本身看,周鸿祎也没什么错,从卖车,到捐赠,他说到做到,而且正常缴纳税费,这一点就超过了很多只做口头慈善的企业家。

其次,通过拍卖和捐赠,资金和资源实现了流通,从企业家到王选基金会,是一种正向的传递,可以帮助到更多人。

第三,这件事,以一种“无人有损失”的方法,实现了一个影响力递增的涟漪。

除了直接参与的褚振亮,还有很多目睹了此事的企业家也开始捐赠——其中,以二手车行业的企业家居多。

而王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和作为,也被从历史中打捞出来,让更多人熟知,传承。

但更大的效果还不止这些。

周鸿祎卖车这件事,成了一个话题,一个抓手,也成了一个种子。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人们的谈资,成为人们记忆的一部分,而当你谈起周鸿祎和这次事件时,不管是围观、讨论、赞成或者反对,都不可避免地关注到新能源汽车行业。

而这,正符合周鸿祎的初衷。

从有互联网开始,大家就都说“围观就是力量”。

肯定有人看不惯,但周鸿祎不过是再一次实践了这一逻辑。

(四)

有句话不吐不快。

当下的中国,到了关键的时刻,再进一步,就能破茧成蝶,而这一过程很艰难,需要很多种力量。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想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就需要科技的突破,需要市场的支持,需要企业的尝试,需要政府的帮助,同样,也需要大家的关注,在关注中促进,在关注中提升。

所以说,流量未必都是好事,也未必都是坏事,还是那句话,得会看远处,算大账。

看远处,指的是十年、二十年后的未来;

算大账,指的是通盘考虑,能否整合各类资源。

所以,像“周鸿祎卖车”这种热点,只要合理合法合情,不妨再来几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