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黄果”敲开 乡村振兴“致富门”

青海日报

关注

本报记者 郑思哲 通讯员 昝玉英

夏日炎炎、清风徐来,古城隆务青山苍翠,流水潺潺,花开正浓。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隆务村隆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声隆隆,通过一道道工序,一筐筐冻黑的黄果梨摇身一变成为香气扑鼻的“金色果汁”。在飘散着果香的车间里,纷至沓来的订单让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我们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约1.78万元。隆青金黄果饮料加工厂现在月收益达到了4.5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超过50万元收入,有效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丰收。”隆务村党支部书记看本才让说起村里的变化倍感自豪。

隆务村属于纯藏族农业传统村落,之前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低、发展后劲不足,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落后村”。2013年4月,村“两委”瞄准金黄果特色加工业,发动村里的271户村民入股,整合各类资金542万元,流转土地约2.26公顷,建设隆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及相关配套设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3年以来,隆务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紧紧围绕黄果梨种植加工,创新打造“政府统筹+支部引领+基地生产+合作社带动+企业帮扶+农户发展”的抱团发展模式,变“黄果子”为“金果子”,构建集体增收、企业增效、合作社提质、群众致富的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实现55万元,盈利11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2000元左右。

“以前去外面打工,赚不了多少钱还照顾不了家庭。现在能在家门口的厂里打工,每月收入就能达到2000元以上,心里踏实得很!”69岁的村民李布加拿着刚领到的工资满脸欣喜地说道。

“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我们始终在扩大品牌影响力上持续发力,积极吸纳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村民拓宽增收渠道。”隆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桑杰先说。

今年以来,同仁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一村一品一特色”为主攻方向,持续做强做优农村特色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握指成拳”,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同仁市隆务镇党委书记夏吾桑杰说:“我们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强化党建引领,深挖优势资源,以‘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机制,持续擦亮村集体经济‘金字招牌’,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蹚出一条具有隆务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