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构建“大合规”工作格局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不能让任何一个企业仅因涉案而垮掉"

    "案件没有大小,皆系民生;企业没有大小,皆应依法保护"

    "通过合规改革为企业'祛毒换血',延续的是企业的生命力,也是诸多家庭的生计"

    ……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多次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要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合规守法经营。

    "当前,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企业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守法合规经营是民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基本要求。"广州市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广州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曾纯青告诉记者,"我市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存在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合规建设较为滞后,企业面临的合规风险有比较明显的行业特征等问题。"

    广州市工商联抓住契机推动构建"大合规"工作格局,协同多方形成合力,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更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构建高效有力的大合规工作体系

    在广州市工商联的推动下,全国第一份建立首次轻微行政违法合规免责清单的文件--《民营企业首次违法合规免责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合规免责清单》)出台。

    "《合规免责清单》的出台,是在推动建立与经济社会改革创新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方面的有力探索,首次将不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与企业合规建设相结合、首次将合规整改与违法行为调查的全过程相结合、对整改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免予处罚。"曾纯青介绍。

    这样的创新之举,可以有效引导民营企业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激发民营企业敢闯敢创的活力,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在积极推动党委政府优化顶层设计,加大企业合规政策供给力度,健全合规激励机制,强化部门联动,构建起高效有力的"大合规"工作体系方面,广州市工商联做的还有很多--

    推动地方立法促进民企合规建设。市工信局、市工商联等部门联合起草《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对服务引导民企合规发展作出明确规定,如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合规认证地方标准体系,及时出台和更新行业性合规指引,引导民营经济组织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等内容。

    四方联动凝聚合规工作合力。市工商联推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企业合规体系的意见》,提出了23项创新制度举措,坚持"大营商"视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行业组织参与等四方联动的"大合规"工作格局。在该工作格局中,市委依法治市办加强整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加强行业合规指引、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行业合规建设、培养企业合规人才等;企业加强主体意识,通过发布合规手册、签订合规承诺书等,强化合规经营理念,积极培育合规文化;行业自律组织等加强引领示范,率先制定合规指引等企业合规服务产品,实现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健全激励机制提升民企合规意愿。市工商联正联合市工信局制定《广州市建立重点企业"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机制工作方案(试行)》,着手推动建立本地优质合规民营企业"白名单",并将市工商联执常委以上的企业纳入"白名单",明确规定对"白名单"企业建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机制。

    扎实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以涉案企业合规引领全面合规

    "市工商联向企业及时传达有关企业合规建设改革的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对企业合规有个更深入的认知,引导企业正确把握合规建设方向。"

    "向企业发放《民营企业合规与法律风险防控读本》《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等有关法治宣传资料,提升公司管理人员的法治素养。"

    "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合规改革建设过程,集结司法、工商、审计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深入企业实地走访考察,对企业合规建设改革情况给予了很多多方位的专业评估和指导,确保企业合规经营,提高企业的法治水平。"

    相关涉案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企业合规改革中,市工商联等相关部门从合规政策解读、法治宣传培训、合规改革指导等多方面给予了认真负责的帮助、教育和引导。

    为推动改革工作持续深化、助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市工商联积极争取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入第三方机制管委会,为探索推动涉案企业合规在检察、审判环节适用打下基础。探索多元化第三方监督评估模式,针对大中小微不同类型企业合规工作特点,制定适用小微企业的简便程序和适用大型企业、上市企业、跨国企业的特别程序,把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合规工作中。

    为逐步完善与企业合规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市工商联充分发挥第三方机制管委会作用,积极推动行刑衔接有关工作,目前市司法局已向有关行政执法单位发出《关于做好涉案企业合规互认工作的指引(征求意见稿)》,以引导促进企业刑事合规从事后合规向事前合规转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企业违法犯罪,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自广州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以来,市工商联积极履行管委会办公室职责,配合搭建工作平台、建立完备工作机制,推动第三方机制高效运行。截至今年3月,全市已对62起涉企案件启动第三方机制,涉案企业68家,涉及金额超20亿元,已有49家涉案企业通过合规整改验收,检察机关对45家企业作出不起诉决定。

    "涉案企业在完成合规整改后,有两项显著变化:一是合规管理意识的显著提升,二是合规边界更加清晰明确。"广州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泰和泰(广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吕告诉记者。

    目前已完成合规考察或正在进行合规考察的企业均运营良好,没有企业因涉案而破产倒闭,也暂无企业新发违法行为,就业岗位稳定,部分企业通过合规整改优化内部管理还实现了业绩逆势上涨。

    例如,某高科技民营企业因涉嫌串通招投标被查处,案发后,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开展合规整改以来,办案检察机关、管委会办公室、第三方组织共同协助涉案企业查找案发原因、管理隐患和制度漏洞,并提出优化企业合规的建议。企业通过建立合规管理组织体系、高层带头自上而下发起合规承诺等系列整改举措,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合规管理能力,营业收入、员工规模、员工薪资均实现大幅上涨,案件办结后,企业准备重启IPO上市辅导和申报工作。

    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以"大合规"工作推动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合规创造价值。广州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广东国匠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春晓介绍:"在合规的大环境下,企业出于赢得商业交易机会、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考虑,以合规风险为导向所建立的合规管理体系。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合规管理体系,有的企业还提出了"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这正是大合规工作着力实现"三个转变"的典型例证。

    一是推动"事后"合规向"事前"合规转变。市工商联牢牢把握改革试点的有利契机,通过成立民营企业合规讲师团、开展"送法明规助企飞"系列合规宣讲活动,推进企业合规建设试点、打造企业合规人才队伍、筹建研究机构、发布典型案例等十大举措,稳步提升民营企业合规管理水平,引导企业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发展。

    创新开展企业合规"法治体检",组织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专家团成员深入持续开展民营企业劳动用工合规及知识产权合规"法治体检",通过公益法律服务,帮助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完善合规建设,加快纠纷解决,将法律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已为近300家民营企业服务,并以"体检"促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参考,该项工作先后获得全联及省级荣誉。

    二是推动企业合规向行业合规转变。探索培育社会组织,联合市纪委推动成立广州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廉洁与合规管理联合会,搭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学习交流、培训咨询、评估认证的平台,通过积极探索企业在廉洁治理、合规管理、诚信建设、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并充分发挥其会员企业在廉洁合规建设方面示范作用,引领广大经营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持续推动广州经济社会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指导开展重点领域及重点行业合规指引研究,如推动开展广州企业廉洁合规治理评价调研及拟制《企业廉洁与合规建设指南》,就广州产业较为密集的互联网平台、游戏及传统的珠宝服饰等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制定珠宝行业及平台经济领域合规建设指引,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三是推动"泛化"合规向"规范化"合规转变。大力培育合规专业人才,联合市贸促会等部门举办广东省首期"企业合规师专业水平培训班",并协助学员参与职业认证,培育一批企业合规专业人才,更好服务企业合规发展,首批有近300名企业工作人员、律师等行业人士报名。

    积极开展民企及行业合规研究,联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立广州市民营企业合规研究中心,为推动民营企业合规建设及依法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服务。配合市检察院及市应急局,组建专家团队对民营企业试点开展安全生产合规建设工作,通过以点带面,引导、推动民营企业开展规范化的合规建设。

    "在构建'大合规'工作格局上,市工商联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及政府管理经济的助手作用,进一步强化与各部门协作、凝聚企业合规工作合力,构建起具有广州特色的企业合规体系,促进企业合规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纯青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