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700多社会组织共建职工“服务圈”

媒体滚动

关注

本报讯 (记者康劲 通讯员任涛 邢璐)“加入工会后,瞬间打开了新格局,服务灵活就业人员我们也可以大有作为。”谢东峰是甘肃联大职业培训学校的负责人,也是一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营者。

随着兰州市总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工作持续推进,通过社区建会后,谢东峰受到工会组织的引导,通过培训学校和社区联建的方式,在该市安宁区安宁堡街道河山郡小区建成了“新心之家”职工服务站。

“新”指的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心”指的是爱心暖心服务,“新心之家”不仅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提供“热可纳凉、冷可取暖、雨可栖身、累可歇脚”的处所,还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所长,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职业规划、职业介绍等定制服务,一时间红红火火。

这是兰州市总联系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共建职工“服务圈”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兰州市组建各类社会组织工会759个,建会率达到80%。同时,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方式,市总将700多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以及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工会组织的“服务矩阵”。

在驿站建设中,兰州市总引导社会组织进驻驿站开展心理辅导、法律咨询、慰问大货车司机等活动;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工作中,搭建“工会+社会组织+社工站”服务职工综合体。张掖路街道打造了“工会—社区互促服务”青柠驿站,白银路街道打造了“共享E家”职工梦想家服务站,酒泉路街道打造了“悦享职工”楼宇工会服务站。在举办假期职工子女托管班工作中,雁北街道雁西路社区、兰州市三十五中、教师进修附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利用离职工较近的“小站点”“小场所”,积极解决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职工及双职工子女假期托管问题。

工会组织聚焦职工需求“出题目”,社会组织“服务上新”解难题,共同聚焦个性化需求,拓展专业化服务。为缓解职场焦虑,一些社会组织不仅线上线下举办心理健康课堂,还创新性开展心灵“按摩”,举办快乐瑜伽、读书分享、摄影培训、绘画插花、手工DIY等活动,减压疏导,手碟疗愈、美妆改造、解压咖啡等“解压市集”系列活动让许多职工乐而忘返。

兰州市总不断探索社会组织联络孵化的新机制,建立覆盖县区、街道、社区的三级工作网络,分类实施、分级定责、分层推进,为广大职工群众搭建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服务畅联的工会服务平台,推动区域内“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建设和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全覆盖同步推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