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穷山坳”蝶变记

媒体滚动

关注

清澈溪水潺潺流淌,宽敞村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文化休闲广场上,村民们三三两两聊天,孩童们尽情嬉笑玩闹……初夏时节,走进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三溪乡溪源村,一幅幅美好惬意的乡村图景映入眼帘。

溪源村历史悠久,因一条溪源溪穿村而过而得名。“过去,溪源村是一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贫困村。”溪源村村委会原主任张维顺回忆说,以前村子穷,也没有什么产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村里,全村近一半村民外出务工。

对于溪源村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福建省财政厅派驻溪源村第一书记华宁在2021年7月驻村伊始,也曾一度迷茫。后来,经过多方请教专家,入户征求村民意见后,华宁和溪源村村干部心里慢慢有了底气:溪源村这个“穷山坳”要想实现蝶变,还得在绿水青山上做文章。

山上发展油茶产业。溪源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宗坚介绍,考虑到溪源村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比较适合油茶生长,最近几年村里积极引进闽优“43”、闽优“48”等油茶新品种,鼓励村民发展油茶产业增收致富。“如今,油茶已成为溪源村的特色产业,全村油茶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年产山茶油约40吨。”

山下种植玉米等作物。眼下正值甜糯玉米的采收期,采摘、装袋、搬运、装车……走进溪源村一处玉米地,只见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整齐,一个个玉米果穗饱满鲜嫩,一些农户在地里来回穿梭采摘玉米,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与种植蔬菜对比,甜糯玉米每亩每年可增收2000元。”正在采收玉米的村民张延国说,近年来,村里种植甜糯玉米的农户越来越多,背后离不开科技力量——“微农学堂”的助力。

“微农学堂”负责人、福建省级科技特派员王永源介绍,作为村里的“农业新产品技术孵化基地”,“微农学堂”致力于与农户一同筛选适合本地的、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作物,助力村民增收。“目前已开设油茶、玉米、生姜等10多种农产品培训班,培训农户超过1000人次。”

与此同时,溪源村还积极谋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华宁说,溪源溪蜿蜒流淌长达5公里,是村里宝贵的生态资源。为此,村里多次召开乡贤座谈会,最终确立了建设溪源裡主题度假乐园的产业发展思路。

目前,溪源裡主题度假乐园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暑假期间就可试营业。张宗坚说,为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溪源村探索运用“政府引导+集体入股+公司运营”模式,引导社会各界投身乡村振兴。“全村1974人共同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实行集体入股,在项目中占股51%,让全体村民成为大股东。”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5.12万元,较2022年增加84.51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00元,较2022年度增加2400元。华宁说,下一步,溪源村将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坚持走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努力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群众持续增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