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科创风”劲吹 基金经理热议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

关注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 王贵重
  银河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 郑巍山
  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 雷志勇
  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 邹江渝

◎记者 陈玥 王彭

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在将“科创风”带入A股的同时,科创板也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星光不负赶路人。5年来,科创板逐渐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站在当前时点,资深基金经理如何看待科技创新,在投资上如何前瞻布局,看好哪些细分方向?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邀请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银河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郑巍山、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雷志勇以及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邹江渝,请他们介绍科创投资的心得和计划。

科技驱动创新之路

记者:在您看来,过去5年,科技创新投资经历了哪些阶段,当前处于什么阶段?

王贵重:从历史规律来看,科技创新每10年大致会经历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硬件的创新,第二阶段是媒介的迁移,第三阶段是商业模式的变革,我们将其称为“硬三年,软三年,商业模式再三年”。我们认为,当前处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硬件发展阶段。

郑巍山:科创板开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科技创新成为重要的驱动力。科创板在过去5年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同时也推动了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创新。

雷志勇: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科创板充分发挥板块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助力科技创新形成了由“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的发展趋势,推动构建以行业龙头为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的矩阵式产业集群。如今,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重要的投融资平台。

记者:当前科创板的投资价值如何?您看好哪些细分方向?

郑巍山:首先参与解决核心问题的硬科技领域投资,比如半导体产业链。具体而言,包括半导体设备、设计、制造、先进封装环节,以及高性能计算芯片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或成为推动半导体市场持续前行的新动能。

王贵重:作为硬科技核心资产的摇篮,科创板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公募基金理应发挥科技投资的专业优势,将更多社会资金引导转换为科技资本,滋养关键性产业。

邹江渝:科创板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我看好那些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公司发展前景。我关注较多的方向包括芯片半导体、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科技消费等领域,其中很多公司深度受益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和科技产品走向全球、智能装备国产化和高端化的浪潮。

雷志勇:科创板的六大创新方向中,我看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装备领域。

不断迭代投资方法

记者:近几年您是怎样进行科创投资的?可否分享一下投资方法论和逻辑?

郑巍山:一开始我们注重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如今依然坚持中长期价值投资,在最好的公司和最优的产品中选出最具潜力的投资标的。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意识到,除了公司本身的质量,市场风格、行业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因素也会对投资结果产生影响,部分超额收益来自风格投资。所以,我开始将投资框架扩展到宏观分析、行业跨周期思考等多个维度。实现上述转变后,投资决策变得更加全面、深入,能够更好地提高风险收益比。

雷志勇:整体来说,我较为重视投资的确定性和稳健性,基于中观行业景气度比较,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我选择个股时,首先关注产业发展的大方向,而非择时。其次,会在中观层面对各个行业进行比较,结合景气赛道自下而上选股。最后,针对行业龙头以及“小而美”的公司进行深入调研,优先选择业绩即将迎来拐点、估值及股价处于合理位置的标的。

邹江渝:在投资过程中,我会重点关注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产品的市场领先性、供需格局的演变等因素,将投资方向聚焦于那些通过创新推出优秀产品从而推动产业发展的公司。

王贵重:通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嘉实基金总结构建了独特的科技投资方法论:“一二三四五六”,即以第一性原理为指导思想,以摩尔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为两条指导原则,聚焦“信息、能源、生命”这三大人类本质需求,从方向、节奏、公司和估值四个方面搭建投资组合,关注半导体、数字化、新能源、互联网平台、创新药五大方向,从空间、竞争、商业模式、管理层、成长性和市场预期六个维度挖掘优质公司。

记者:接下来,科技投资能否成为引领市场反弹的主力?哪些细分方向值得关注?

雷志勇:从投资逻辑来看,科技创新方向的优质公司,尤其是涉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领军型公司,其中长期投资价值应该从更多的视角和维度去评估,这些企业理应成为资本市场大力扶持和关注的重点对象。具体来看,半导体制造和设计、核心基础软件、机器人产业链、能源装备、智能汽车、医药研发和制造等都会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细分方向。

郑巍山:除了半导体国产化,AI方向,应对算力和应用的发展情况保持密切关注。新需求带来的相关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智能汽车、低空经济、数据要素等方面也值得关注。

邹江渝:我认为科技创新企业里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有不少基本面扎实、估值合理的公司值得关注。细分方向方面,参与全球AI算力和终端产业发展、国产半导体产业升级、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和全球化、全球能源转型升级等方向的公司都值得重点研究和布局。

王贵重:我们将科技领域的机会概括为六条主要线索,分别是互联网、信息化、电子化、5G、云计算和全面AI化。其实,科技投资主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狭义的科技领域的投资脉络,也就是这一轮的人工智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二是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

看好人工智能方向

记者:新质生产力赋予科技创新以怎样的意义?您如何理解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在具体投资中,如何进行布局?

王贵重: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引擎之一,其战略意义和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其中,人工智能是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郑巍山:在政策层面,金融管理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优化市场机制,丰富金融支持工具,初步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因此,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地拥抱科创板。

雷志勇: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要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除了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数字经济还创造了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经济就是一种重要的新质生产力。未来,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领域蕴含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邹江渝: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为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顺应了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帮助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

记者: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您认为中国在哪些领域能够率先实现突破?

王贵重:目前科技投资的架构分为底层的基础设施、芯片层、服务器层、云层,以及上面的大模型、专用模型,最后到各个行业应用,未来在研究中要密切跟踪各个行业的发展进度。目前看好的环节依然是人工智能应用,首先是内容,其次是软件行业。

郑巍山:去年以来,从小模型几十亿参数快速增长到千亿参数模型,叠加国内外各企业争相研发大模型,大规模的模型训练和推理带来成百上千倍的算力需求。我们将持续关注国内外算力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邹江渝:中国在AI算力、大模型和应用领域都有优秀的产品面世,正在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在这过程中国产软硬件设施采纳率会不断提升。大模型和应用领域也诞生了一批可用于个人助理、智能办公、智能聊天、信息检索、药物发现、机器视觉等场景的产品。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终端用户群体和广泛的工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需求,在2C和2B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AI落地场景和商业机会。

雷志勇:对比来看,我国在人工智能的上中下游三个环节都有较大的投入,随着国产算力的逐步成熟,我觉得国内的大模型会进一步演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