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劳模田”让劳动教育更有趣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劳动午报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重庆渝北仁睦完全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完成了他们小学生涯的最后一节劳动课,也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入学时亲手在“爱耕苑”种下的西瓜、玉米、茄子、豇豆等水果蔬菜。(6月17日《工人日报》)

据了解,“爱耕苑”是近年来重庆渝北区总工会推动建立、由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学生打造的一个劳动实践基地,通过让孩子们在小小的“劳模田”里进行劳动实践,将劳模精神常态化融入校园劳动课堂,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劳动育人之路。

如何让学校的劳动课受到欢迎,让孩子爱上劳动,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让孩子在“劳模田”进行劳动实践是有益的尝试。一方面,沉浸式的劳动教育,让孩子更有现场的体验感。“劳模田”基地分为开垦中华农源、现代农耕、快乐农学、幸福农享、未来农创5个板块,通过“工会+劳模+基地+课程”多方联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孩子的劳动教育中,沉浸式培养孩子劳动精神,让孩子增加参与劳动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劳动的过程,让孩子更有获得感。从入学到毕业,通过参与播种、施肥、浇水、收获等一系列环节,在给孩子带来新鲜感和好奇感的同时,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劳动收获带来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劳模田”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是因人施教的生动案例,可以多一些推广。□陶象龙

加载中...